第九章 魔法方術(1 / 2)

星若淦用肩膀頂了頂燕伊晨,使勁眨眼。燕伊晨兩片臉頰緋紅,她瞪了瞪星若淦,然後不好意思地看著星安仁,她緊閉的嘴唇扭了扭,發出了蚊子般輕微的聲音:“安仁叔叔,我也想讀書。”

小孩天性,看著其他同齡人興高采烈地背著個小書包,成群結隊來來往往,於是對未知事物的恐懼顯然遠遠低於那份好奇與向往。

星安仁心裏明白,他算是整個桃源村對學校這種機構最為了解的人了。從教派改進到學校製度,是五行教敢於學習西方先進製度的一大進步,看似當權者所掌握的技能被普遍化公開化了,但實質上,他們的權力一點也沒有減少,因為學校軍隊以及經濟命脈依然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一些核心的方術,依然隻在家族中傳承。這開辦學校,讓更多民眾學習的好處顯而易見,國民素質在提高,國家實力遠超過去。或許有人說底層社會了解得多了,實力強了,會造反。可不想想,除了想稱王稱霸想瘋了的人,這有吃有穿的生活誰願意造反呢?何況魔方大戰留下的心理創傷,讓人們的仇恨視線都集中在對外上。

學校的產生,要歸功於西方的兩次魔法革命:紙張的發明促進了魔法卷軸材料的改進;石油的發現替代了昂貴而又稀少的各類寶石用以作為魔法能源供給;工業流程的完善,更是讓低階的魔法卷軸能夠批量生產。從此,魔法師不再是特殊人才的專用名詞,普通大眾隻要有足夠的體力和一定的精神力,照樣能借助裝載有強大魔法的魔法卷軸成為魔法師般的人物,隻是為了與靠自身施放魔法的魔法師進行區別,一般把借助魔法卷軸的人稱謂魔鬥士。也許在高階魔法方麵,魔鬥士不能跟魔法師比,但魔法師往往身體較弱,本身戰鬥力不強,而魔鬥士不需要花大量時間修煉精神力,他們把時間都花在修煉體力和武藝上,這造就其近戰遠戰皆行。當然,因為目前為止,高階魔法的魔法卷軸並不能工業化生產,所需能源仍然要靠很多特殊的材料,所以魔鬥士並不能代替魔法師的社會地位。

方術,其實與魔法同根不同名,魔方大戰的慘敗讓當權者痛定思痛,終於對方術體係以及社會經濟文化進行了大改革。方術道符從此開始工業化生產,以方術道符為根基的方俠也隨之大量湧現,與本身能施放方術的方術士並存於帝國中。

軍事力量的提高伴隨著民用生產的提高,很多魔法卷軸開始應用於民眾,方術道符也不例外,裝載有照明術、治療術等的方術道符在各地道符商店都能買到。

星安仁知道,當今小學中學甚至大學,有一門重要的課程叫數學,這門知識是製造方術道符的基礎,以他和洛若鄰,甚至星空際的知識結構,並不能很好的為眼前的這兩個孩子傳授這門知識。何況在學校,還要學習文化曆史政治經濟知識,雖然其內容多為五行教六大世家服務,但其知識拓展度與人際交往卻是家庭教育教導不出來的。

當年,星安仁偷跑出桃源村,在那位戰鬥天才的耳濡目染下,明白方術體係的博大精深,他雖然覺得家族傳承的武術也至高無比,卻並不想兒子隻拘泥於武術的發展,何況兒子現在能修煉精神力,他流淌的血液中本就含有方術的因子。

武術和方術結合會是什麼效果呢?星安仁不禁思索著。

星安仁沒有正麵回答兩個小孩子的要求,他決定這次回去一定要好好和父親爭論一番。

帶著孩子吃了午飯又逛了逛琉璃鄉,星安仁與趙魯角等人相會在城門,一同回村。

向各家分發完此次趕集交換來的柴米油鹽,星安仁回到家時已是夜晚。看著兒子一臉猶豫不決的樣子,星空際不耐煩地說:“又有什麼事情?快說,一個大男人還吞吞吐吐。”

星安仁醞釀了一下,然後向星空際訴說了今天白天發生的事情,並告訴父親自己想讓孩子們去琉璃小學讀書的想法。

星空際看了看兒子,思緒飄到了十幾年前兒子偷跑出村的時候,那時候村裏與外界還不像現在交往這麼頻繁,兒子對外界的向往,讓他欲要打斷兒子的腿都擋不住兒子向外飛的心。兒子最終還是回來了,帶著心事回來了,老子最終沒有問兒子為什麼,但老子看得出,兒子隻是因為某事傷透了心才歸家,對外麵的世界並沒有減少幾分熱情。

“你覺得你爹保守麼?”星空際沉聲問兒子。

“有一點。”星安仁實話回答。

“哼,你爹我也是在桃源村出生,在桃源村長大,我最遠也才去了登高縣,這並不代表我不了解這個世界,你爺爺和你祖祖告訴了我很多很多,他們留下的書籍和日誌中也記載了很多很多,可我心中最明白的卻是我們星家對不起七大家,父輩們在這裏苟延殘揣,留得一絲性命,我就有責任保護他們的所有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