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導言:勇敢者的遊戲 (1)(3 / 3)

羅賓·諾克斯·約翰斯頓是世界上第一個獨自駕駛帆船作不間斷環球航行的人。1968年6月14,他從英國康沃爾郡南岸的費曼斯(Falmouth)海港,駕駛Suhaili號大帆船出發,1969年1月17日繞過好望角,曆經312個日日夜夜,獨自環球航行的勇士於1969年4月22日返回費曼斯。

征服大陸的人

威福瑞·塞西格(Wilfred Thesiger)是阿拉伯最著名的探險家之一。1945年到1950年,塞西格兩度深入647,250平方公裏的阿拉伯半島南部沙漠空白之地遊曆,穿過了長160公裏(100英裏)、高3280米(1000英尺)的沙丘。那是一片幹旱的貧瘠之地,氣候淩厲無情,即使生於此長於此的貝多因人,生活也非常艱辛。當時還沒有歐洲人涉足這個區域,擺在他麵前的隻有風沙、太陽和來自環境或者敵對的貝多因人的死亡威脅。

塞西格打扮成阿拉伯人,混跡於當地遊牧民族貝多因人中,騎著駱駝跋涉那片廣袤的萬裏荒地。他意識到艱難困苦使沙漠定居者成為優良的民族,受阿拉伯人艱苦生活的激勵,他決心效仿苦行僧的生活方式。他不是一個感情脆弱的人:因為擔心自己飼養的兩隻幼獅長大以後吃人,他槍殺了它們。1941年,在阿比西尼亞他為英國而戰,成為了戰鬥英雄;後來,在西部沙漠(western desert),他加入了大衛·斯特靈的英國皇家空降特勤隊(SAS)。對他而言,艱難困苦像磁鐵一樣吸引著他。他不停地去一些最艱苦的地方鍛煉和檢驗自己,結果證明他能夠經受考驗。一些非洲部落流行著這樣一句諺語:“年老的公象靠自己行走”;隻有在沙漠中,塞西格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他的這種行為與穿越高山、沙漠去朝聖的宗教信徒和祈禱的僧侶非常相似。

勞倫斯(T.E. Lawrence)是一位資深的阿拉伯學者,曾效力於開羅的英國政府,幫助他們繪製地圖。在西部前線的戰爭中,他的兩個兄弟戰死,這件事促使他更積極地投入到戰爭中,努力勸說英國政府積極支持阿拉伯抵抗土耳其。他換上阿拉伯人的服裝,盡量在生活上接近阿拉伯人,由於突擊隊屢建戰功,威震中東,勞倫斯被譽稱為“阿拉伯的勞倫斯”。

勞倫斯加入部族首領費薩爾王子帶領的戰鬥後,他開始組織遊擊戰爭,搞地麵破壞,後來這種戰爭被毛澤東采用,成為了現代特殊軍事行動的基礎。勞倫斯不但穿著像阿拉伯人,而且所有的目的和決心也同阿拉伯人一樣。他忍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艱難險阻,尤其是在亞喀巴追捕中,他在沙漠裏艱難跋涉了兩個月,承受了到達極致的苦難。他證明了自己極致的忍耐力,也證明了在敵對環境中出其不意,采取軍事行動的能力,大大激勵了阿拉伯部落成員,並引導他們不斷前進。勞倫斯是禁欲主義者,他的經曆如同他穿越沙丘一樣,每當痛苦降臨的時候,他就會達到快樂的巔峰。盡管他不認為自己得到了英國公眾的認可,但他仍然寫出了精美史詩《七根智慧之柱》(The Seven Pillars of Wisdom),這使他成為了一位傳奇人物。

羅伯特·斯科特(Robert Falcon Scott)是一位英國海軍軍官,性格與詹姆斯·庫克上校相似。他是一位天生的領導者,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科研工作者,是一個響當當的人物,他所說的話非常有份量。1910年,他率領探險隊到達南極。但不幸的是,這次運氣非常不好,遭遇了一些預料之外的困難。電動雪橇壞了,狗隊不得不返回基地,馬也一匹匹倒下了,他們不得不靠人力拉著雪橇,一步步摸索著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