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象牙而捕殺大象已有數千年的曆史了,全世界80%的象牙製品原料來源於偷獵。據不完全統計,1998年以來,南部非洲地區每年的非法象牙交易額都超過了300萬美元,這還不包括那些流動的、以個人為單位的地下交易,相信這一部分交易額也不會低於每年200萬美元。巨大的利潤引起許多不法商人的覬覦,他們賄賂象牙倉庫的管理人員,讓他們偷賣象牙,並慫恿一些無知的村民獵殺野象。
內森·亞當斯在《大象的最後機會》一文中這樣描寫到:“一個矮小精瘦的土著,在前麵帶路……他的身後跟著六七個身穿破舊軍服的家夥,手裏緊緊握著的是AK47步槍……他們是大象的殺戮者。小路的前方,茂密的灌木叢後,幾隻大象正在樹陰下安詳地打著盹兒……一聲刺耳的槍響,打破了叢林午後的寧靜。殺戮者開火了,密集的槍聲中夾雜著大象的哀鳴,聽著讓人心碎。象群驚恐地潰散開來,一隻中彈的大象掙紮著走了幾步,搖搖晃晃地倒在了樹叢裏,它痛苦地掙紮著,然後死去……”書中的描寫正是殘酷現實的真實寫照,人類竟然為了一己私利,殘忍地獵殺大象!
保護大象的法令
盡管《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曾經列入象牙貿易禁令,有效地保護了野生大象免遭偷獵者的獵殺。然而1997年以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締約國開始應一些南部非洲國家的要求,部分解除象牙貿易禁令。此後,大批象牙被銷往亞洲,在刺激了亞洲象牙消費市場的同時,也導致更多非洲大象被捕殺。可見,任何地方象牙貿易的存在對大象的生存都是致命的威脅。
象牙交易為何激增
除了巨大的利潤誘惑以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需求的增加。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藝術品成為人們的投資方式之一,象牙從珍貴的藝術品逐漸變成了財富的象征。這對於大象來說無疑是一種擴大了的災難。不知道消費者有沒有想過,每一件象牙製品都是一頭大象的生命。
雖然人類采取了一定的保護措施,比如將大象列入瀕危保護動物以及劃定大象保護區等。但是保護區以外的大象並不能夠得到保護。而且,唯利是圖的獵殺者為了高額利潤,無所不用其極,通過各種卑劣的手段和方式殘殺保護區內的大象。
如果人類不停止對大象的殺戮,非洲象和亞洲象也會像曾經的長毛象一樣,最終麵臨絕種的命運。當雄象孤單地在這個地球上費盡心機也找不到一隻雌象做它的女朋友時,或者當雌象獨守“閨房”麵對空曠的草原流淚時,作為人類,是不是應該反思?
(執筆李豔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