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宜家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在全球擁有180多家連鎖商店、7?6萬多名員工、在33個國家擁有42個貿易分支機構、與55個國家1800個供應商合作、平均每年有15000萬顧客光顧、年銷售額為122億美元的龐大跨國企業。
盡管這些每一個都代表“白花花銀子”的數字不能直接證明坎普拉德是世界最富有的人,而且,在“坎普拉德已代替蓋茨成為世界最富有的人”的消息傳出後,宜家公司女發言人瑪麗安?巴爾納說:“這完全是錯誤的。1982年,坎普拉德就將企業捐獻給了荷蘭斯地廷英格卡基金會”,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坎普拉德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選擇幸運:
在世界範圍內,做家具,做連鎖的人很多,為何偏偏是坎普拉德傳出成為新首富的消息?仔細分析,這與宜家的經營方式有關。格瓦?坎普拉德這個確實是精打細算的典範,幸運也確實是需要精打細算的。
幸運的人理解吃苦的好處
在法國裏昂的一次宴會上,人們對一幅不知是表現古希臘神話還是曆史的油畫發生了爭論。主人眼看著爭論越來越激烈,就轉身找他的一個仆人來解釋這張畫。客人們一開始還覺得奇恥大辱,但礙於主人麵子,不好發作,隻能耐著性子,等著仆人出醜。可是讓他們大為驚訝的是,這仆人的說明是那樣清晰明了,那樣深具說服力。客人們恍然大悟,辯論馬上平息了下來。
“先生,你是什麼學校畢業的?”一位客人很尊敬地問。“我在很多學校學習過,先生,”這年輕人回答,“但是,我學的時間最長,收益也最大的學校,是我所經曆過的苦難。”他為這苦難的課程付出的學費十分有益的,盡管他當時隻是一個貧窮低微的仆人,但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不久以後,他終於以自己的智慧震驚了全歐洲。他,就是那個時代法國最偉大的天才——哲學家和作家盧梭。
所謂艱難困苦,都隻是戴了麵具的幸運之神。曾國藩也說過:“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玉汝於成。”翻譯成現代語就是“困難逆境,正是凡人磨練成英雄,上天讓我們成就大業的最好時機。”
由此可見,上天給予我們苦難,正標誌著我們是幸運兒。因為他從芸芸眾生中選擇了我們,讓我們去成就偉大的事業。而在成功之前,他還要再次篩選,將我們置於熔爐和砧板上磨練,看誰能堅持到最後。偉人之所以偉大,關鍵就在這裏:思想懦弱的人,常被災難屈服;思想偉大的人,則往往趁機興起。
上世紀80年代初,她在龍洞堡公安幹校門口,擺小攤賣涼粉米豆腐。她沒有上過一天學,就連自己的名字,都是兒子成人後手把手教她寫的。她樂善好施,盡管自己的生活充滿艱辛,但是常接濟附近一所學校的一名貧困生,感激之下,學生叫她“幹媽”。久而久之,周圍的人們也都親切地叫她“老幹媽”。
如今,她是擁有2000多名員工,年產值8億多元,2002年中國私營企業納稅排名第五名的貴陽南明老幹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長。她開發的產品,覆蓋了全國除台灣省以外的所有省份,遠銷歐盟、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她就是陶華碧,人們親切地叫她“老幹媽”,她的產品——豆豉辣椒係列,也叫“老幹媽”。走近老幹媽,就是走近一段創業傳奇。“吃苦耐勞累不死人,隻要肯吃苦,沒得辦不成的事。”
陶華碧是從賣米豆腐開始自己的“經商”生涯的。那時候的她想法很簡單,丈夫臨終前囑咐她“要自帶飯碗”。而且,兩個孩子要靠她拉扯大。
每天,陶華碧背著裝滿米豆腐的背篼,從家裏坐車到龍洞堡,由於背篼占地方,中巴車經常不願意讓她上車。上車下車時,陶華碧還得請人家幫忙把背篼背上肩。晚上,陶華碧在家裏做米豆腐,由於常年接觸做米豆腐的原料石灰,到現在,她的雙手一到春天,還會脫皮。
幾年過去了,陶華碧的生意越來越好。她開始第一次擴大“經營規模”。用撿來的半截磚和油毛氈石棉瓦,一夜之間搭起了能擺下兩張小桌的“實惠飯店”。飯店的生意同樣紅紅火火,她免費贈送的豆豉辣椒、香辣菜等小吃和調味品,成為吸引顧客的“秘密武器”。不過,這對於陶華碧同樣也是一個秘密,直到有一天,客人吃完飯後,要求買一些調味品帶回去。
陶華碧開始了第二次經營擴張。白天開飯店,晚上在店裏用玻璃瓶包裝豆豉辣椒,一直忙到早晨4點“手都裝得扯雞爪瘋”。睡兩個小時,6點又起床開門營業。
豆豉辣椒越賣越好,1996年7月,陶華碧借南明區雲關村委會的兩間房子,辦起了食品加工廠,專門生產辣椒調味品,定名為“老幹媽麻辣醬”。成了老板,陶華碧仍然保持著不怕吃苦的本色。搗辣椒濺起飛沫讓人眼淚直流,工人們害怕。陶華碧親自操刀,說“把辣椒當蘋果切,就不辣眼睛了”。從此,大家都不怕了。產品生產出來了,陶華碧親自背著,送到各食品商店和單位食堂進行試銷。一周的時間,試銷商便紛紛讓她加倍送貨……
吃苦,一直貫穿於陶華碧的創業曆程中。今天,她已經是董事長,公司辦公室主任王海峰說,老太太沒有什麼個人愛好,生活簡樸得讓人不敢相信,全部心思都在公司的發展上,就是晚上還在廠裏睡。陶華碧說:“聽不見瓶瓶罐罐的響動,我睡不好。”
陶華碧至今仍然保留著當年賣米豆腐時的石磨和鐵盆。這些物件,凝聚著她深情的“吃苦”記憶。
選擇幸運:
上天給予我們苦難,正標誌著我們是幸運兒。因為他從芸芸眾生中選擇了我們,讓我們去成就偉大的事業。而在成功之前,他還要再次刪選,將我們置於熔爐和砧板上磨練,看誰能堅持到最後。偉人之所以偉大,關鍵就在這裏:思想懦弱的人,常被災難屈服;思想偉大的人,則往往趁機興起。誠如陶華碧所說:苦難是最好的大學,磨難是命運的試金石
幸運的人挫折帶來的幸運
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挫折麵前倒下來。
王宏筠39歲,擁有1家公司。主要從事高檔玻璃屋頂。目前個人資產約1500萬。人民大學畢業後,他選擇去外企工作,去的是美國的一家駐北京辦事處,負責銷售一些進口的醫療器械。那時候為了讓自己可以做成更多的生意,他天天研究《人性的弱點》和卡耐基叢書,工作起來特別的賣力。所以很快就成為了這個辦事處簽單量最大的人。剛工作半年,就被提升為銷售三部的銷售經理,當時每個月的工資從260元,一下子就提高到了400多元,而且賺到的是外彙券,也就是說,王宏筠的工資相當於人民幣680元。那是1987年的事情。之後的幾年,他的工資和年底分紅都是辦事處中層中最高的,一直到1989年,原先美國公司派來的首席代表回國了,他推薦王宏筠成為了這個辦事處的首席代表。當年的工資是800美元。如果按當時黑市價折算相當於5000元人民幣。
按理說,這應當算是很高的收入了,1989年時一個月可以賺到5000元錢的人就算是富人,可是他卻一點沒有當上富人的感覺。1992年年底,由於北京辦事處的業績十分突出,美國總部給予他個人1萬美元的獎勵。當時自己已經攢下了30多萬元,加上這1萬美元,手裏已經有了40多萬元。
一天中午午飯後,王宏筠在賽特飯店的酒吧認識了意大利佐利雅建材公司的副總裁,他到中國來是想了解一下市場,並且尋找在中國的總代理。他對王宏筠說,他們公司的主要產品是一種專門為別墅或者是複式結構房屋的露天陽台設計的玻璃頂棚。
第二天早上他約王宏筠中午時見麵。午飯時,他對王宏筠說:“王,我可以給你比現在高10倍的工資,你來幫助我辦起這個辦事處吧?”王宏筠對他說:“你最大的目的是想在中國打開市場,還是想在北京先站住腳?”他很奇怪地看著王宏筠:“當然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這兩個並不矛盾。”王宏筠告訴他,這對於自己來說卻不是一回事。如果僅僅是想在北京站住腳的話,可以給他介紹更合適的人選,因為自己已經決定為自己做事情。所以,如果想打開中國市場的話,王宏筠希望能夠成為這家公司產品的中國總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