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命運的舵手
事業不會一帆風順,通往成功的大道上會遇到許多“絆腳石”,但是命運始終是掌握你自己的手中,始終堅定如一,成功是會有希望的。
湯姆·莫納根是達美樂餐館連鎖店的老總,1960年,湯姆·莫納根和他哥哥傑姆借了900美元,在東密歇根大學附近開了一家比薩餅店,隻要學校不放假,生意就很好。湯姆就住在店裏,親自準備日用調味品和新鮮麵團,準備餅上用的蔬菜和肉,連續花數小時把奶酪切成條等等。哥哥傑姆在郵局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所以花在生意上的時間比較少。全生意變得越來越糟糕後,他們的合作崩潰了。“那是一個挫折,”湯姆承認,“了我始終保持樂觀的態度,我知道生意能否成功就隻有靠自己了。我歡迎挑戰。
為了擴大生意,他發現了一個經營比薩餅並且第一個提供免費家庭送餐務的人。湯姆急切地希望與他合作,對方提出支付500美元的投資,但要取平等的合夥人資格,湯姆不得已接受了。
湯姆和新合夥人開了兩家餅店,後來又增加了一個全方位服務的餐廳。始終沒有看到合夥人的500美元,而且由於合作夥伴以前的破產,所有的費用支出仍是用湯姆的名義。湯姆每星期工作100個小時,開著一輛破舊的汽車。偶爾從賬目上兌現125美元的周薪,合夥人卻縱情揮霍,買車買房,給家裏進行豪華的裝修。盡管朋友們都警告湯姆這個人隻是在利用他,但湯姆說:“相信隻要我公平待他,我是不會受到傷害的。”很多人建議他宣告破產然後重新開始。但湯姆堅決反對破產,並且繼續支付給合夥人2萬美元的分紅。湯姆清楚地知道,如果不解除合約,合夥人再次負債的話,那些債務將落在自己名下。可是湯姆希望他康複,能保持健康並償還債務,並且能回來繼續和自己一同開比薩餅店。
湯姆的目標是要開第一流的比薩餅店,並在亞普斯蘭迪市享有最好的聲譽。為了實現這些,他對用料製定了非常嚴格的標準,所有的原料必須是最好的。而且每天所用的生麵團必須是新鮮的。
他的生意在不斷地壯大,漸漸地他還清了合夥人帶來的債務。他每天工作18個小時,從上午10點到次日淩晨4點。就這樣一個星期7天,天天循環往複。幾年的辛勤努力使他能夠用活期存款付賬,並使他有了片刻喘息的機會。
兩年後,湯姆最擔心的事發生了。他的前合夥人宣布了破產。湯姆要承擔7.5萬美元的債務。“我曾經那麼努力地工作來建立我的生意,使它發展壯大,”湯姆說,“我簡直不敢相信,我失去了所有的東西。”他與債權人製定了償還計劃,並承諾償還合夥人欠的每一分錢。假如湯姆在這次失敗的打擊下倒下去的話,那他的人生將在此處墜落,直到消逝。然而,堅強的他毅然決定從頭開始,在他心中有著灼灼燃燒的希望。
第二年,償還了所有的債務後,他賺了5萬美元純利潤。但是,好景不長,一場大火燒毀了他的主要餅店,損失了15萬美元,保險公司根據投保的財產隻支付給他1.3萬美元。
湯姆出現了資金短缺,整個達美樂陷入了財政危機。他又一次走到了破產的邊緣。“我們過度地擴張,在一些地區,當首批店鋪還沒有完全建設好之前,我就急於增加新店,”湯姆解釋說,“另一個失誤就是讓沒有經驗、沒有接受過訓練的經理經營新店,同時,辦公室機構臃腫,人浮於事。”
為了拯救達美樂,湯姆開始尋找合作夥伴來幫助自己。1970年5月1日,湯姆·莫納根很不情願地失去了對公司的控製權,他將自己的部分股份賣給銀行。他簽署了一項協議,他可以繼續做總裁,但沒有任何權力。
新的管理者關閉了不贏利的店鋪,裁減了人員,並且清算了剩餘資產。湯姆被任命負責12家分店。當他奔波於這12家分店時,為了節省錢他就睡在汽車裏。10個月後,那位當地商人想要退出,並判定達美樂沒有任何前途。考慮到達美樂即將被清盤,那位商人同意承擔湯姆的一個授權店,並將股份歸還給湯姆作為回報。
湯姆重新接管了達美樂,他請求債權人和銀行給他一段時間將生意恢複起來,並保證償還所有債務。大多數人都表示同意。然而他的專營店授權商們並不富有同情心,他們以反托拉斯的訴狀將達美樂送上了法庭。接到傳票後,湯姆坐在桌旁哭了。在接下來的9年裏,湯姆緩慢地恢複著生意,償還一筆筆債務。其中的5年時間,湯姆擊退了一個侵犯達美樂商標權的糖業生產商。在萌芽中的比薩餅工業競爭中,湯姆努力經營著達美樂,並使之生存了下來。
湯姆所做的不僅僅是使達美樂生存下來。他可以在30分鍾內將一個美味而滾燙的比薩餅送至顧客家中,從而使達美樂餐館享有無可比擬的聲譽。這使得達美樂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送貨上門的商業機構,而湯姆本人也以占有公司97%股份的財產成為美國最富有的企業家之一。
選擇幸運:
做自己的命運的舵手,幸運總是關顧那些能夠把握自己的命運的人,盡管湯姆經曆了非常艱難的童年時代、財政最為拮據的日子,而且受到配教育也僅僅比高中教育多一點,但湯姆達到了成功的頂峰。無論遇到多麼大的失敗與挫折他始終能夠緊緊地把握自己的命運,堅強地麵對一切,不懈的努力換取了今天達美樂的巨大成功。
幸運的人精於組合
伊索寓言有個煮石頭湯的故事,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特別的啟示:一個餓漢來到富人家門口對主人說:我帶了些石頭,想用一下你的鍋煮點石頭湯喝。主人很奇怪——石頭怎麼能煮湯喝呢?於是就把他放進來,並迅速為他準備了鍋,餓漢把石頭放進鍋裏後說:煮湯得加水啊。於是主人又給了他一些水,沒有鹽怎麼煮湯呢?於是主人又給了鹽,最後餓漢說:煮湯是需要作料的。主人又給了一些作料給他。終於,餓漢喝上了有滋有味的湯。這時主人才明白石頭湯的意義,但是他並沒有感到憤怒,因為這點東西對他來說並不值什麼。不過假想一下,如果這個餓漢直接向富翁乞討的話,結果是什麼樣呢?他很可能什麼都得不到。很多人堅決不向乞丐施舍一丁點東西,常常是出於對乞討行為的厭惡。而對於這個富翁來說,餓漢煮湯的行為是一種表演,與魔術沒有什麼兩樣,這就是他免費提供炊具和原料所得到的報酬,他甚至可以從這種表演中獲得智慧。但如果餓漢一開始就做出一副賣藝的姿態,提出以表演來換取好處的話,他很可能無法得償所願。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太多有待利用的免費資源,獲取這些資源唯一需要的是智慧,求爺爺告奶奶甚至許諾重大回報都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