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情緒對學習不良青少年選擇性注意(1 / 3)

和持續性注意的影響

一、引言

注意是個體進行認知加工的重要條件,因此,很早以來學習不良兒童的注意問題就受到了諸多研究者的關注。目前大量研究已經表明,存在注意缺陷是學習不良兒童的特征之一。對學習不良兒童注意的研究主要涉及選擇性注意和持續性注意兩個方麵。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進行了多項有關學習不良兒童選擇性注意和持續性注意缺陷的研究。

許多學習不良兒童的注意困難表現在選擇性注意方麵。在一些對學習不良兒童的研究中,沒有排除注意力缺陷多動兒童(ADHD)。因此,有研究者質疑這種結果是由ADHD兒童導致的。但是,一些研究剝離了ADHD和學習不良(LD)後發現,學習不良兒童仍然存在選擇性注意的缺陷,即他們不能像一般兒童那樣忽略無關刺激,而將注意力集中在靶刺激上。Taranowski等檢驗了ADHD、LD、ADHD和LD聯合型以及控製組兒童的注意力問題。結果發現,學習不良組比控製組有更多的選擇性注意任務上的困難,LD兒童得分比ADHD更低。Richards等用Flanker任務測量了學習不良兒童的選擇性注意。結果表明,ADHD和LD兒童都比控製組在選擇性注意上有更多的困難。最近的神經影像研究也表明,閱讀障礙個體也有功能型的選擇性注意缺陷。另外,Sterr研究發現,視覺選擇性注意在所有的學習不良個體中都受到了損害。他們對在複雜的視覺序列中忽視無關信息、選擇靶信息有困難。結果,複雜的視覺信息加工對學習不良兒童來說比一般兒童更困難。以上這些研究結果說明,學習不良個體存在選擇性注意的缺陷。

學習不良兒童的注意能力缺陷,一方麵表現在選擇性注意上,另一方麵表現在持續性注意上。持續性注意常見的實驗範式是持續操作測驗(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在這項任務中,要求被試監控視覺或者聽覺呈現的單個字母或數字,並當出現某個靶刺激時進行反應。例如,當在字母A後麵出現X的時候按鍵。指標為β和d’,感受性的降低和判斷標準的增高被認為是反映了持續注意的消耗和認知資源的耗竭。關於學習不良兒童在持續性注意任務上的成績沒有得出一致的結論。Taranowski等人以及Richards等人發現學習不良兒童和控製組之間沒有差異。Swanson發現,學習不良兒童與一般兒童在CPT成績上有顯著差異。而Robin以及August和Garfinkel發現LD兒童和ADHD兒童之間在CPT成績上沒有差異,但是他們的成績都比一般兒童要差。從以上的研究結果中,我們不能充分了解導致不一致結果的原因,但是,至少我們可以認為一部分學習不良兒童是存在持續性注意問題的。

雖然,上述研究表明學習不良個體存在注意缺陷,但是卻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學習不良兒童有這些問題。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個體在學業成績上的差異不能僅僅解釋為一般能力的差異,而是認知、情感和動機變量交互作用的結果。從學習不良的定義來看,情緒困擾本身並不構成學習不良,然而,在學習不良兒童的情緒研究方麵具有豐富的資料,這些資料表明學習不良青少年都存在較為嚴重的情緒和行為問題。臨床觀察表明,學習不良兒童經受了長期低水平的抑鬱和焦慮,關於學習不良兒童的情緒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抑鬱和焦慮兩個方麵。學習不良兒童的情緒問題往往是伴隨著學習問題而產生的。迄今為止,研究者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情緒和學業具有相互作用。學習不良兒童可能具有情緒問題,具有情緒問題的兒童也可能具有學業困難,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學習不良兒童都具有情緒問題。

由此可見,注意問題和情緒問題是學習不良青少年的兩個比較典型的心理問題。並且兩者在學習和教學過程中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與學生的學習有著密切的聯係。隨著情緒研究的逐步深入,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認識到情緒在認知活動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已經在情緒與記憶、情緒與決策等領域開展了大量研究。有關情緒的理論均認為,情緒具有通過集中注意和調整思維,對重要事件進行準備和維持反應的作用,並提供動機和生理能量。情緒與注意的研究,多集中在情緒對情緒性材料的注意方麵,有關情緒對非情緒性信息的注意的研究較少。分析這些研究,可能是以下兩方麵的原因造成了這種狀況。首先,臨床心理學對情緒障礙者患病原因的關注,使很多研究集中在情緒與情緒性信息的加工上。例如,對抑鬱和焦慮患者的研究,他們更關心的是哪些材料可以導致這些患者出現情緒障礙,因此,研究所使用的材料多是情緒性的。其次,隨著認知神經科學的發展,人們更多關注的是情緒的生理機製的研究。而學習過程中多是非情緒性材料,情緒對學生加工這些非情緒性材料有什麼樣的影響,情緒是如何影響學生學習活動中的認知過程的,是否對學習不良青少年的注意有影響就是十分重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