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3 / 3)

黃 (錢半) 黃連(一錢,去須) 蒼術(一錢) 白術(一錢) 陳皮(五分) 五味子(九粒)人參 白茯苓 升麻(各三分) 當歸(一錢二分) 澤瀉(五分) 柴胡 麥門冬 生地 神曲(炒)豬苓 黃柏(酒製) 甘草(炙。各二分)上銼如麻豆大,每服半兩,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空心服。

〔丹〕宋某,勞傷發熱,當作注夏治之。

黃柏(炒) 升麻(各三分) 黃 人參 木通 白芍藥(各五分) 白術(錢半) 陳皮甘草(炙。各二分)婦人患注夏,手足酸軟而熱。

白術(一錢) 黃柏(炒) 白芍藥 陳皮 當歸(一錢) 蒼術(五分) 甘草(生) 薑(二片)

諸痿

解即痿類

解 之證,懈倦困弱似痿,故附痿後。

冬脈大過,為病在外,則令人解 。春脈痛而少氣,不欲言。(全文見治虛實法。王注雲∶寒不寒,熱不熱,弱不弱,壯不壯,佇不可名,謂之解 也。)〔《素》〕尺脈緩澀,謂之解 。(平人氣象論 王注雲∶尺為陰部,腹腎主之。緩為熱中,澀為無血,故解名謂之解 也。)尺內弱者解 ,安臥脫肉者寒熱,不治。(全文見診生死。)刺骨無傷髓,髓傷則消爍 酸,體解 然不去矣。(全文見禁刺。)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 ,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刺足少陽。(全文見瘧。)

舌屬心脾二髒。經雲∶心主熱。又雲∶在髒為心,在竅為舌。又雲∶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是舌屬心也。又曰∶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故病在舌,本屬脾也。

舌腫痛

〔無〕金沸草湯治風寒傷於心脾,令人憎寒熱,齒浮,舌腫痛。

荊芥穗(四兩) 旋複花 前胡 麻黃(去節,各三兩) 赤芍藥 半夏(各一兩)上銼散,每五錢,水一盞半,薑七片,棗二枚,煎七分去渣,漱口,吐一半,吃一半。世醫用此發散傷寒傷風,及加杏仁、五味子治咳嗽皆效,獨未知用之舌腫牙疼。辛未年,有人患舌腫滿塞,粥藥不入,其勢危甚,大煎此一劑,乘熱以紙籠氣熏之,遂愈。

〔世〕烏犀膏 治重舌木舌。(方見咽喉痛。)〔《本》〕治心脾壅熱,木舌腫脹。

玄參 升麻 大黃 犀角(各三分) 甘草(半兩)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五分,溫服,不拘時。

〔世〕舌腫脹退場門。硼砂細末,切生薑蘸藥,揩舌腫處即退。又雲,蓖麻取油蘸紙撚燒煙熏之愈,又治牛舌出亦好。

〔丹〕重舌,用好膽礬研細敷之。

〔無〕黑散子治舌忽然腫破。用釜底煤研細,以醋調敷舌上下,脫去更敷,能先決出血竟敷之,尤佳。一法用鹽等分調敷。

〔《山》〕舌腫,亂發燒灰水調下〔丹〕飛絲入口,喉舌間生泡。紫蘇嚼,白湯下,立效。

針灸舌痛獨取脾脈,經雲∶脾足太陰之脈,所生病者舌本痛。視盛虛熱寒陷下取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