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2 / 3)

〔丹〕暴赤眼痛。枸杞汁點妙。(《手集》)目卒痛。荊芥燒汁,點之。(《肘後》)〔《保》〕救苦丸 治眼暴赤,發嗔痛甚者。

黃連(一兩) 川歸(二錢) 甘草(一錢)上銼細,水半碗,浸一宿,以火熬約至一半,綿絞去渣,令淨,再熬作稠膏,攤在碗上,倒合,以物蓋之,用熟艾一大塊如彈子大,底下燃之。熏膏子,令艾盡為度,下下項藥。

朱砂(一錢,飛) 腦子(五分) 乳香 沒藥(研。各等分)上研入膏,和丸,如米大。每用二丸,點眼兩角,仰麵臥,藥化方起。

〔世〕點藥方。

黃連五錢,去須槌碎,用水三碗浸,夏月三日,冬五日。以古文錢百二十個同煎,取汁半碗。又將渣再煎,凡三次,取綿濾過,以瓷器熬成膏子,如砂糖樣。卻將爐甘石、黃連、芽茶小便 過者入麝香少許,同研細,入前膏子再熬,可丸為度,如桐子大,化點。一方不用爐甘石,隻將膏子入麝少許點,尤妙。一方陰陽寒熱通用,以生薑、自燃汁重綿濾過證,薑泥曬幹。卻用黃連膏入蜜少許,以薑泥為丸餅,如錢濃,或水化,或幹點,神效。

薑汁點法,見前黑睛痛條,治目痛惡寒脈浮者效。治目 白眼痛諸法,並見後表裏寒熱虛實等條。

〔東垣〕選奇湯 防風飲子 治眉骨痛不可忍。(方見眉痛門。)芎辛湯 治兩目晝夜隱澀難開,羞明畏日,目赤,視物昏暗。

芎 蔓荊子(各五分) 細辛(二錢) 防風(一錢五分) 甘草 白芷(各一錢)上作一服,水一大盞八分,煎至一盞,去渣,稍熱臥服之,極佳。

明目細辛湯 治兩目發赤微痛,羞明畏日,怯風寒,怕火,眼睫成細眵糊多,隱澀難開,眉攢痛悶,鼻涕唾極多如稠膿,大便微硬,喜食冷物。

麻黃 羌活(各三錢) 本(一錢) 川芎(五分) 細辛(少許) 白茯苓(一錢) 蔓荊子(六分)荊芥穗(一錢二分) 當歸梢(一錢) 川椒(八粒) 生地黃(六分) 桃仁(二十枚) 紅花(少許) 防風(二錢)上並銼,如麻豆大。分作四服,每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食後。忌酒濕麵及風寒處行走。

〔《本》〕治肝腎風毒瓦斯上衝眼痛,菊花散。

甘菊花 牛蒡子(炒,各八兩) 防風(三兩) 白蒺藜(去刺,一兩) 甘草(一兩五錢)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熱水調下,食後臨臥。

凡目赤痛,或大腑秘,或脈實有力者,為有裏證,宜微利之,實熱條瀉青丸、洗肝散之類是也。

〔海〕目赤暴作雲翳,疼痛不可忍,宜四物龍膽湯。

四物(各五錢) 羌活 防風(各三錢) 草龍膽 防己(各二錢)上水煎服。

〔丹〕丈夫患眼赤腫痛。

連翹 黃芩 歸須 陳皮 蒼術(各二錢) 木通(一錢半) 甘草(炙,一錢)分三帖,薄荷葉五片,水二盞,煎一半,入些好酒,熱飲之。

〔《保》〕槐子散 治體肥氣盛,風熱上行,目昏澀。

槐子 黃芩 木賊 蒼術(各等分)上細末,食後茶送下。

川芎散 治風熱目眩熱腫,及胸中不利。

川芎 槐子(各一兩)上為末。氣滯下痢,薑湯調。目疾,茶清調。熱上攻, 咀一兩,煎服。

〔潔〕治眼赤,暴發腫,散熱飲子。

防風 羌活 黃芩 黃連(各一兩)上切,每半兩,水二盞煎,食後溫服。如大腑秘,加大黃一兩。如痛甚,加川歸、地黃。煩躁不得臥,加梔子一兩。

治目暴發赤腫,除風散熱,瀉青丸。(方見治法門。)〔《局》〕洗肝散 風毒上攻,暴作赤目,腫痛難開,隱澀多淚。

薄荷(去梗) 當歸 羌活 防風(各去蘆) 梔子仁 甘草(炙) 大黃 川芎(各二兩)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後熱水調下。

〔《本事》〕治目暴亦,澀腫疼痛。

木賊(半兩,去節) 細辛(半兩,淨洗) 草烏(一分,去尖) 龍膽草(半兩,去根)上為銼散,每服三大錢,水一大盞,黑豆半合,煎至一二沸,入砂糖一塊,如大彈子大,煎至八分,去渣,食後溫服。一應諸眼患並用。忌煎爆油麵酢醬熱物,及不得嗔怒房色等事,則便易獲痊矣。

治腎經虛冷,水候不升,不能上滋肝木,致令眼目昏暗,或痛或癢,須用此藥方調治之。

川芎 荊芥 天麻 萆 川烏(炮) 烏藥 羌活 黑牽牛(炮) 川歸 金釵石斛(各等分)上為末,煉蜜丸,如豆大,朱砂為衣。每服一丸,薄荷湯嚼下。

目赤腫足寒者,必用時時溫洗其足,並詳赤脈處屬何經,灸三裏、臨泣、昆侖等穴,立愈。

〔海藏〕四物龍膽湯(方見熱條。)〔《保》〕地黃湯 治眼小昏澀,因發而久不能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