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八角街(1 / 2)

“八角街?是說那條街有八個角麼?”袁七問顧相臣,這個名字真的很奇怪。

“哈?八角街是圍繞著大昭寺的******,藏族人把它稱作‘聖路’,是去大昭寺的必經之路,現在那裏也算是一條商鋪林立的熱鬧街市。並不是八個角。”顧相臣解說著,順便把若穀從床上提了起來。

“拉薩是西藏的心髒,大昭寺是佛教的中心,既然來了不去看看也說不過去。特別是讓咱們大寶寶沾染點佛緣,將來會有福氣的。”可能為人父母之後都會開始信這些說法。希望子女有福,衣食無憂。

大寶寶睜開迷蒙的眼睛,眨巴眨巴。就這樣被顧相臣拎了出去。

一棟棟石砌的藏式樓房組成的街道大都保留了原有風貌,地麵鋪就著手工打製的石板。 街臨街的房子幾乎都是商店,稀奇古怪讓大寶寶看花了眼。

唐卡、銅佛、轉經筒、酥油燈、經幡旗、經文、念珠、貢香、鬆柏枝等。卡墊、氆氌、圍裙、皮囊、馬具、鼻煙壺、火鐮、藏被、藏鞋、藏刀、藏帽、酥油、酥油桶、木碗、青稞酒、甜茶、奶渣、風幹肉等。 其中一幅蓮花網目觀音像,畫麵工細富麗,色彩清秀,觀音手執寶瓶,柳枝輕點,栩栩如生。小若穀看呆了。

七看小若穀如此喜歡,走到店家的門前詢問:“你這副唐卡怎麼賣?”

“這是舊東西。五兩銀子。”店主說道。

七明明見到那副唐卡色彩頗新,應該是一幅剛做沒有多久的畫作才對,怎麼店家說是舊東西,凡是商家不都是巴不得以舊充新,這個人怎麼主動說這麼新的唐卡是舊的呢?

顧相臣付了錢,卷了畫,塞給大寶寶。

“這的商家認為舊的東西能賣出好價錢,是於價值的一種肯定,並不表明他們的判斷力有任何的問題。”顧相臣小聲對袁七說,又隨手拿了一塊鷹骨,一顆天珠一並付了銀子。

在八廓街購物,一定要學會和攤主砍價。同樣的一件物品,不同攤主的開價經常能相差10倍。買時多問幾家,別急。不同的東西水分也不一樣,要價最離譜的東西一般就是天珠,買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八角街上貨物繁雜,但目前有很多都是新的仿製品,所以要想買到稱心滿意的好東西就需要買主識貨和有鑒別能力了。顧相臣到不是很在乎這些,之所以買這些東西無非是因為喜歡罷了。

顧相臣和七帶著大寶寶走在鋪滿花崗岩的街道上,小若穀有些好奇看著能和水麵一樣倒映出自己影像的地麵,一麵又被街市上琳琅滿目的花花綠綠的東西吸引, 恨不得自己長了四雙眼睛。

|

八角街位於古城拉薩的中心,是拉薩本來麵目保留得最完整的街道。它是拉薩的宗教、經濟、文化、民族手工藝乃至西藏的風土人情的集結地,也是旅行者到拉薩必去之地。 整體呈圓形,仿佛是一座巨大的時鍾,輝煌壯麗的大昭寺就是鍾軸。

八角街並非以街道形狀定名,而是藏語“帕廓”的音譯,意思是圍繞大昭寺(建於七世紀中葉)的街道。按西藏佛教徒的說法,以大昭寺為中心繞一周稱為“轉經”,以示對供奉在大昭寺內的釋迦牟尼佛之朝拜。八角街還是藏傳佛教信徒轉經的最主要的線路,所以當大寶寶看著一堆人拿著墊子,以一種奇怪的姿勢和地麵不停的接觸的時候,當即就不走了。

他好奇的看著那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雙手像是捧著什麼似地,但又明明手中空空如也,拇指相碰,磕著三步等身長頭的人們,在光滑發亮的石塊道上投下了一道道長長短短的影子。

八角街是圍繞大昭寺修建的一條拉薩最繁華的商業街。它的曆史和大昭寺一樣悠久,街區之內,僻巷幽幽,曲途自通,宮廈套著百屋,傍著古寺,彌漫著濃鬱的藏族文化氣息。

八角街長約1公裏,共有居民2000多戶,約6000多人。街道兩旁商店林立,攤販聚集,熙來攘往,熱鬧非凡。

孩子畢竟還是喜歡色彩豔麗,前所未見的商品。小若穀不停地指著店鋪上奇奇怪怪的東西,幾乎走不動路。

不過他倒是對吃的東西不甚感興趣,像是酥油、酥油桶、青梨酒、甜茶、奶渣、牛肉等等,玩玩看都不看一眼。但是卡墊、氆氌、寶石戒指、藏刀、藏幣、搖經筒等前所未見的東西幾乎是愛不釋手。

弄得顧相臣一開始還是見什麼兒子喜歡直接就付賬,到後來雙手拿的都是一串串的各種質地的手鐲、項鏈,提著一張色澤鮮豔的江孜卡墊,頭上還帶了獨具特色的日喀則金花帽後就徹底爆發,在小若穀搖經筒的時候,提起大寶寶的後領直接拎起走人。

等到他們到達了大昭寺,不禁為鎦金銅瓦頂,輝煌壯觀寺廟所震撼,大昭寺殿高4層,整個建築金頂、鬥拱為典型的漢族風格。碉樓、雕梁則是西藏樣式,主殿二、三層簷下排列成行的103個木雕伏獸和人麵獅身,又呈現尼泊爾和印度的風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