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子文有個朋友,最近要跟人合夥到南方去發展,手裏缺錢,就想把他手裏的酒吧轉讓出去,讓丁子文幫忙看能不能找個買家。丁子文手裏剛好攢了些錢,就想自己接過來,隻是眼下還沒定。
收債公司的生意時好時壞。有時候一個星期就能掙到百八十萬,有時候卻連著一個月都不開張。那間酒吧的生意雖然馬馬虎虎,好歹還算是比較穩定。丁子文手下大都是遊手好閑的主,給他們找點事做做,也省得他們惹是生非。
而且丁子文覺得,他那朋友的酒吧根本沒好好做。他接過來用點心思,未嚐不能讓生意紅火起來。他聽人說這邊新開了家酒吧,很有特色,便帶著宋小山、張允等人過來,準備取取經。
聽丁子文說完,韓笑思道:“那酒吧我去過,離你們住的地方可不近,要是接過來,以後有得你們跑了。”
張允說:“遠點倒不怕,大不了我住裏頭。”
“就是。”宋小山也點點頭,“那麼大地方,睡幾十個人在裏麵也沒問題。”
丁子文卻聽出了韓笑思話裏的意思。他的討債公司雖然不入流,可經營了這麼長時間,大事小情見得多了,心思也活絡了不少,不再是剛退伍時隻知好勇鬥狠模樣,說道:“我那哥們兒地頭挺熟,這方麵他會幫忙的,該燒的香都會燒到。”
要是家不起眼的小酒吧,油水太少,自然不會有多少人去關注。丁子文說的那間酒吧,離華青不遠,韓笑思去過好幾回,算是有些規模了。像酒吧這種比較特殊的營業場合,很多個部門都能伸下手來,要是哪尊菩薩沒拜到,三天兩頭來找麻煩,多好的生意都得攪黃了。
韓笑思說:“這方麵沒問題就好。”
“你說我要是把那間酒吧改成這種風格的,生意會不會好起來?”丁子文問道。
韓笑思搖頭道:“不好。那個酒吧附近有三所高校,最大的潛在消費群體就是學校裏的學生。大多數年輕人泡吧圖的是熱鬧和放鬆,這種氛圍,很難吸引到他們。你看來這裏的,基本都是白領,而且以三十歲以上的居多。”
又指了指桌上的酒,“像這些洋酒、雞尾酒,也不適合在那邊賣。一是太貴,雖然泡吧的學生大多家裏條件不差,但他們的消費能力還是不能和白領相比;二是這個味道不太適合他們的口味。當然,你也可以做,少準備一些就可以了。紅酒倒是可以做,不需要太好的。其實那家酒吧酒水種類的構成沒有什麼問題,你不用花太多心思在這上。”
丁子文聽得頻頻點頭,說:“要是早點跟你說說,也不用上這來花冤枉錢了。可你說我怎麼才能讓生意好起來呢?”
“還是得從環境入手。”韓笑思想了想,說:“這個得讓我好好想想。哪天有空了,去那邊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