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地宮
佛教學說博大精深,道義宏大,神秘,嚴肅,自然,有諸般法相,曆史源遠流長。自古至今,眾佛家信徒,無不潛心修佛,頂禮膜拜,香火鼎盛。而後,雖有大小乘之分,禪密宗之別,卻皆有一個最根本的禪意作為其教義,即最特別也是最神秘的——輪回宿命說(異獸的輪回宿命人的輪回宿命)。而在這佛教輪回學說中,卻有如此兩個神學空間,一為“須彌山”,一為“六欲天”,眾多經書中皆有牽涉,影響廣大。
“須彌山”,佛教教法中描繪的世界,四周七大海,七大山,由風輪、水輪、金輪三層支撐。本身不動,日月星辰圍山而繞。其外層為海,有東南西北四大洲,東勝神州,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羅洲。俗稱西天極樂世界,是西遊師徒最終要到達的地方,。而“六欲天”,用通俗的話講,即“六道輪回”。正所謂: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以及畜生道,此六道是也。六道輪轉周而複始,生生世世,不死不滅不敗。
1·延續的曆史
中華大地自盤古開天辟地以來,神鬼巫三族相繼統治天下,先後共有萬萬載。蠻荒大地始有百族生靈,繁衍生息,熙熙攘攘,好不熱鬧。然而,兩大統治皇族——神族和鬼族,因為在太古早期長時間爭權奪利,已經由盟友轉變成一對不死不休的世仇。而後隨著無盡歲月的流逝,神鬼二族不知因何故,卻在洪荒大地上慢慢絕跡;而巫族力量也漸漸式微,另外兩族人族妖族則順勢崛起。又過了無數的歲月,為了爭奪地盤與占有資源,巫族人族妖族三方矛盾不斷加深,混戰不止。到了上古時期,人族的傑出領袖三皇五帝相繼率領人族與巫族妖族大戰。雙方曆經三次大戰,最終於東海之濱某一大山附近的千裏沃野之地,人族大軍打敗了蚩尤為首的巫妖聯軍。此戰一舉奠定了以後無盡歲月中人族在這片廣袤大地的統治地位,中華大地開始進入了人族統治時期。為了紀念此次決定性的勝利,三皇五帝與各族部落首領商議,決定在戰場附近的這座大山進行封禪儀式,以感謝上天對人族的眷顧,又於山頂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遂將這座大山命名為泰山,以求人族萬載長存。
五嶽之首——東嶽泰山之名便由此而來。
泰山山脈巍峨高聳,虎踞中原,常言道五嶽獨尊說的便是這裏。其山陰處有大河側畔,轄古今重鎮濟南府;山陽處沃野千裏,依九州之允州,扼中原南下江淮之咽喉,地理位置尤其重要。更不必說三皇五帝於此的封禪盛世,此後已經逐漸成為一種身份地位與文化傳承的象征。
相傳,泰山乃是方外隕石墜落所成,它離地而起,山體連綿不絕,峰巒起伏,高聳入雲;兼得海氣之利,景色溫潤,山峰奇險俊美,天下聞名。與之北麵的大小千佛山、西麵的沂蒙山遙遙相望,四山合圍,四周高挺,中間低矮,形成一種小型自流盆地,是以該地山泉多而清冽,爽而不膩,今齊國國都泉城之名便受益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