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左在燕大學校食堂的舞會上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紳士風度,一曲華爾茲跳得老派優雅,加上一身低調的名牌,在舞會上深受女大學生的青睞。
在和老左的交往中,夏天對外企代表的工作生活有了較多認識,他意識到,改革開放後國門的打開不僅僅是西方各種學術思潮的進入和碰撞,在社會經濟層麵,影響其實更為深遠,這扇打開的門,將使國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身在其中的自己,需要勇敢地擁抱這種變化,並在巨變之前,不斷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夏天這幾年的英語基本處於荒廢狀態,老左的出現,讓他幡然醒悟,惡補英語,成了他大四最重要的功課。
夏天惡補英語一度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導致他隻要碰到不感興趣或不想聽的課,就會掏出英語書來看。
王飛鳴除了跟老左這樣的外企金領過從甚密,跟一些有海外關係的人士也深度切磋,切磋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討如何把海外資源與高校的科研實力和人才優勢緊密結合,孵化出在中國市場獨具特色的項目和實體,為將來大學畢業自主創業奠定基礎。
通過這段時間的探索,夏天對王飛鳴的商業頭腦佩服得五體投地,夏天覺得,王飛鳴簡直就是為做買賣而生的人。
在一些周末,夏天也會騎車去找自己的散打師父吳敏波,吳敏波畢業分配去了府右街附近的辦公廳上班,他的單身宿舍是長安街邊的一間平房。夏天到他那兒後,他就會領著夏天去附近的國營菜場買點兒小菜,割上一斤肉,自己回家做飯。平房裏燒的是蜂窩煤,炒起菜來火勢還挺旺,這使夏天打小就練出來的廚藝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吳敏波誇他炒的菜是地道的家鄉味道,既解了饞,又解了鄉愁。
吳敏波的誇獎,讓夏天保持了高漲的炒菜熱情,每次炒菜他都一馬當先,讓吳敏波根本插不上手,隻好看似無可奈何地坐享其成。後來吳敏波找了一個新聞係的女生當女朋友,夏天再去吳敏波那兒,便也隻有坐享其成的分兒了。在吳敏波的大力誇獎下,他的女朋友在煙熏火燎中忙得滿頭大汗也毫無怨言,和當年的夏天如出一轍。
吃完飯後,吳敏波有時候會帶著夏天出去轉悠。經過一年多的曆練,吳敏波比以前更沉穩犀利了,他對時局和社會熱點問題的見解,總是讓夏天耳目一新。夏天還發現,吳敏波對國家經濟問題的研究下了很大功夫,明顯更接地氣也更具前瞻性。吳敏波的一些觀點,對夏天影響也很大,讓他少了一些浮躁和學院氣,開始心平氣和地辨識一些國家的經濟現象。
大四這一年,是夏天的愛車利用率最高的一年,他騎著這輛無級變速笨重卻拉風的大二八自行車,在四九城縱橫捭闔,與各級領導同學鄉友進行了各種掏心掏肺的交流,感覺自己的視野在車輪的帶動下,越來越貼近生活,貼近百姓。
這輛車的鋼鐵之軀仿佛和夏天已經血肉相連,夏天對這輛車的愛惜,就像騎兵嗬護自己的戰馬,他會定期請學校門口修車的師傅給自行車上油,去鏽,緊固螺絲,檢查輪胎。這輛車他極少外借,隻有江驢兒以跟美女老鄉約會為由時才會忍痛割愛,因為江驢兒的幸福畢竟也是大事。幾年下來,這輛車一直保持了良好的狀態,外觀也沒有大的變化。
但很不幸,這輛陪伴夏天好幾年的愛車在一個雷雨夜不翼而飛了。存放自行車的車棚裏,被撬開的鏈條鎖如被抽了筋的蛇一樣委頓在地上,在無聲地訴說自己最後的掙紮和無奈。
夏天依然記得自己在雨後的清晨尋找這輛愛車時的情形,他走遍了學校的每一個角落,學校周邊也轉悠了好幾圈,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不管是在學校內還是在校門外,他都會下意識地在車流中盯住同款的車型察看,以期找到愛車的蹤影。但那輛車再也沒有出現在他的視線中,他的內心充滿惆悵,感覺仿佛經曆了一次人財兩空的失戀。
自行車的失竊對夏天的學習生活造成了巨大影響,因為他已經無力再購買另一輛自行車,也就無法像以前一樣,可以隨時開啟一段說走就走的旅途。在沒有自行車的日子裏,夏天短途主要靠11路,長途便隻能靠公交車了。
自行車的失竊,也讓夏天對校園自行車的使用狀況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他發現,丟自行車的人遠不止他一個,丟自行車在校園已經成了大概率事件,和他同病相憐的人可以說是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