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努力工作是為了國家,為了社會,更是為了我們自己。一個真正的男人應該對自己的家庭負責。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在這個家庭裏,你要擔負起養家糊口的責任,你要擔負起孝敬父母的責任,你還要對自己的婚姻負責,你還要對自己的兒女負責。一個真正的男人還應對朋友、親人負責。當親人或朋友需要你的幫助時,你應該第一個出現。男人的責任不允許逃避,勇於承擔責任會讓男人學會許多一生受益的東西,比如勇敢、堅強、永不放棄。可以說,責任並不是壓彎男人脊梁的重擔,更不是阻礙男人前行的負擔。承擔責任隻會讓男人得到鍛煉,會讓男人知道如何接受命運給自己的考驗,讓自己軟弱的肩膀變得堅強起來。30歲的男人們,固然要讓自己活得灑脫一些,但也不能忘記了,你不隻是為你一個人而活著,家庭、社會都對你寄予了厚望。少一份灑脫,多一份責任,你會發現,你的人生是多麼的富有價值!3.你自己是調節婆媳關係的最好處方遇到婆媳之間的爭鬥時,切不可簡單粗暴地指責某一方。實際上這是個“度”的把握,什麼時候該站在母親那邊,什麼時候該站在老婆這邊;什麼時候兩邊都要批評,什麼時候兩邊都要表揚。這個“度”一定要拿捏好。
30歲男人上有老,下有小,中間有個寶,而最難處理的就是老和寶之間的關係。常言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而“婆媳經”就是家裏最難念的經。為什麼婆媳關係就這麼不容易和諧相處呢?從心理學上說,婆媳對這個婆的兒、媳的夫都擁有很強烈的獨占欲。兩個女人都想單獨擁有這個男人,所以就會產生矛盾。老太太將一生的心血都花費在自己寶貝兒子的身上,理所當然地視他為自己獨有的,而不願與別的女人分享;媳婦用一生尋找來的心愛之人也是相伴一生的人,同樣也不願與另外一個女人分享,哪怕是他的母親,這就造就了兩個女人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表麵上看,婆媳間的矛盾是婆媳兩個人受傷害最大,但深挖細想,婆媳間矛盾的最大受害者其實是夾在中間的男人。可惜天下間的婆媳卻從沒有深想過這個問題,表麵上她們都想獨占這個男人,好像愛,其實是害。婆婆、兒子、媳婦這三個人,以兒子為軸心,婆媳各自從這個兒子身上牽出一條無影的線,然後圍著這個軸心轉。婆媳倆如果都順著勁兒同往一個方向轉,兒子在中間就能掌好舵、撐好船,平穩擺渡不為難。
如果婆媳倆有一個逆行反轉的,婆婆和媳婦的兩條無影線,就會交織在一起,兒子就會失去平衡站立不穩,船也歪了帆也斜了,隻好在風浪裏顛沛流離了。俗話說:“婆媳親,全家和。”這話有雙重涵義:其一是說婆媳關係融洽與否直接影響著整個家庭中的其他人際關係,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兄弟姐妹關係以及祖孫關係;其二是指婆媳關係是家庭內部人際關係中最微妙、最難處的一種關係。有人說,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有千差萬別。但其中有一點能得到大多數男人的認同,家與家之間的婆媳矛盾是相似的。有人也許會問,婆媳之間發展成這樣到底是誰的錯呢?如果非要找個罪魁禍首,那就是你這個大男人。也許你會很冤枉,本來就受這個夾板氣,到最後卻還是自己的錯。是的,如果非要找個原因的話,那就是你的錯——你沒有做好兒子,也沒有做好丈夫。想要做好兒子,就不能做好丈夫;想要做好丈夫,就不能做好兒子。
這的確是個難辦的事!男人作為受益者,一麵可以享受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懷,另一麵又有老婆的溫香軟玉;左手有親情,右手有愛情,天底下的好事哪能都讓男人占盡了?想享受母親媳婦共處一個屋簷的大同局麵,男人本身能不付出點時間成本去協調關係嗎?如何協調這個關係呢?首先,遇到婆媳之間的爭鬥時,切不可簡單粗暴地指責某一方。實際上這是個“度”的把握,什麼時候該站在母親那邊,什麼時候該站在老婆這邊;什麼時候兩邊都要批評,什麼時候兩邊都要表揚。這個“度”一定要拿捏好。道理人人都懂,可實施起來卻大有難度。因此,作為男人你處於這個中間位置,一定得學乖一點兒,不能被兩個女人左右,要左右兩個女人,該誇誇,該哄哄,該批評批評,該花時間花時間,該花錢花錢。如果連兩個女人都管理不好,那就不要工作了,好好學習一下家庭管理吧!有一點要提醒的是,男人在婆媳關係中要稍稍走向媳婦一邊。當然,這要求你的老婆是講道理的、明事理的,如果是那種專橫跋扈、變本加厲、沒有原則、沒有長幼的人,那你可要小心走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