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瀛洲承宣布政使司(1 / 2)

蒸汽戰船在水麵上行駛了兩刻鍾之後,便重新開回了碼頭,停在了朱棣和群臣的麵前。

許多內心不信邪的官員在請示過朱棣之後,便親自上船去探查,試圖找到這船是依靠人力驅動行駛的證據。

然而,這艘蒸汽船一共就隻有這麼大,任憑這些官員怎麼尋找,也沒有能找到那些所謂藏起來驅動戰船的水手。

到最後,所有人都不得不相信,原來憑著一個醜醜的鍋爐,居然真的可以讓一艘船自由的行駛在水麵上。

哪怕這些官員根本不懂船,也不懂什麼叫蒸汽動力。

但是,他們都知道,一艘完全依靠自身動力行駛的船,到底是一個多麼神奇的存在。

對於今天這艘蒸汽戰船,說實話,距離朱棣心目中的要求還差著很長一段距離。

不過,這艘船卻也讓朱棣看到了希望。

按照現在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朱棣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大明的蒸汽鐵甲艦就可以橫行在大洋之上了。

在結束試航之後,朱棣打發百官全部回京,他卻留下來,將所有蒸汽戰船項目的工匠都召集到了一起。

看到朱棣如此關注蒸汽戰船項目,工匠們都顯得十分振奮。

首先,朱棣對蒸汽戰船項目取得的成果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然後,他按照當初的承諾,對所有參與蒸汽戰船項目的工匠都進行了封賞。

朱棣毫不吝嗇的給出了兩個侯爵,五個伯爵的爵位,以及總數超過了十萬兩的賞賜。

他的大手筆,贏得了整個蒸汽船項目工匠們從上到下狂熱的山呼萬歲。

緊接著,朱棣又針對如今的西山一號蒸汽船做出了自己的評價和希望。

整個蒸汽戰船項目部的工匠在聽完朱棣的要求後,哪怕知道困難重重,卻都表現的信心十足。

他們表示自己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哪怕拚上性命,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朱棣的要求,讓蒸汽戰船能夠真正的名副其實。

永樂三年九月。

倭奴國北天皇小鬆,在經曆了一個多月的煎熬後,終於率眾走下山城,向大明正式遞交降書,宣布投降。

自此,倭奴國也被正式納入了大明的版圖之內。

九月底,朱棣頒布了《平倭奴國詔》。

在這份詔書中,朱棣宣布廢除倭奴國國號,設立大明瀛洲承宣布政使司。

整個瀛洲承宣布政使司被劃為十六府,四十七州,二百零五縣。

考慮到倭奴國國人的劣根性,朱棣在針對倭奴國的治理上,偏向於實施軍事統治。

於是,朱棣直接衛瀛洲設立了一個單獨的機構“瀛洲總督府”!

這瀛洲總督府,統管瀛洲一切軍政事務。

也就是說瀛洲不論民事還是軍事,全都由瀛洲總督府完全掌握。

與巨大的權力相對應的,這位瀛洲總督就需要一個文武雙全,心思細膩的人來擔任。

一番思考之後,朱棣終於決定讓趙雲來出任瀛洲的首任總督。

並且,直接將征倭軍就地留在瀛洲鎮守,以維持大明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