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村莊(1 / 2)

春狗帶楊鑫去了一趟舅奶奶家,親自道謝。

舅奶奶家自然也是客客氣氣,和和睦睦吃了一頓飯。楊鑫問起貓,舅奶奶卻說,貓半個月沒回家了。

小貓不見了。

楊鑫從小養過三隻貓,每隻都隻養了一年,最後不是死了就是丟了。因為總是在搬家,人居無定所,所以貓也居無定所。她心裏感到萬分惆悵,可是自己都漂泊不定,無家可歸,怎麼能照顧小貓呢。

她想,她總有一天會變得像媽媽一樣,心如鐵石,收起所有的善良和同情心,因為生活會把人變得麻木、冷酷和殘忍。

她坐在春狗的摩托車上,向大楊村駛去。

第二周回去,楊鑫發現春狗把院子裏幾棵枯黃的蘋果樹砍了。

院子裏的雜草又清理了一些,屋後的路也砍出來了,總算看著像個住人的樣子。不過水依然是沒有,要去幾裏外挑。

春狗是完全不做家務,楊鑫不曉得他日子怎麼過的。上周買了幾個辣椒沒吃完,放在煤氣灶下邊,楊鑫叮囑他在家弄來吃了。然而下周楊鑫回去,發現那幾個辣椒動也沒動,還放在那已經爛掉了。

楊鑫懷疑春狗平常根本不回家,也不在家煮飯。

他衣服也完全不洗,堆一堆在盆子裏,等楊鑫放假回來給他洗。春狗一直是這種人,楊鑫無話可說,該做什麼做什麼。

春狗有了一輛摩托,開始做起了生意,跑黑車。每天在鎮上蹲著,找機會拉客。石壩鄉多山路,摩托車生意來能做,尤其是夏天。經常跑一趟能整個五塊十塊錢,一天有個幾十百塊的。他一天抽兩包煙,要吃飯,摩托車每天要加油,淨剩的錢也沒有,不過維持日常夠了。

楊鑫放假,就是煮飯、洗衣服。一個人沒事就清理櫃子,把家裏的抽屜來來回回翻,想找一點兒時的記憶。兒時的記憶不是發了黴,就是被蟲蛀了被耗子咬了。她想找找小時候的相片,看看自己以前長什麼樣子,結果一張都沒有找到。春狗說她就隻有三歲的時候照過一張照片,不曉得放哪去了,別的沒照過。

她沒有童年,亦沒有照片。

別的父母會給小孩照照片,保存孩子的玩具、衣服,給小孩過生日,那些雅致的心思不屬於楊鑫這樣的家庭。她兒時窮的照不起相,所以沒照片。窮的買不起玩具,所以沒玩具。羅紅英毫不留戀,舊衣服一不穿,統統燒毀,生日更別提了,從來沒有過過。如果成長需要有某種儀式感,或者記憶節點,楊鑫的節點大概是某一天,她因為交不起學費被老師趕出教室,又不敢回家,所以獨自徘徊在黃昏的土路上,以及某天晚上爺爺的離世。凡是記憶深刻的東西總是和焦慮和痛苦有關,快樂是遙遠模糊的。

天熱的時候,村裏的水井也都幹枯了,斷了水。楊鑫一放假,就用個大塑料筒,跟春狗一塊,有好幾裏路去很遠的地方抬水。一趟往返得一小時,肩膀磨破皮。

她有時去村子裏走走。村子裏已經沒什麼人了,大部分人都去了城裏打工,剩下的隻是些老弱病殘。反正稍微手腳健全有力氣的,誰也不願意呆在這農村。因為沒有兒童,村裏的小學早就辦不下去了,改成了個養豬場,現在在養豬。五星紅旗依然昭展,牆上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標語依然清晰,卻隻有一頭頭豬。楊鑫還聽說了村裏的一些事情。她的老祖祖,去年死了,八十八歲的老人,一個人住在家,某天下地幹農活,從田坎摔下去,摔出腦漿。村裏的楊老頭也死了,和他女兒慪氣自殺,投了河淹死。她去二婆婆家看望,記憶裏刁鑽刻薄又摳門的二婆婆已經花白了頭發,滿臉皺紋。她身邊帶著一個五歲的小男孩,見了人就抹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