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買到北平圖書館的一冊《善本書目乙編》,所列都是清代刻本之精善希少者,還有些稿本及批校本。在仿佛被放棄了的北平,幾時有看圖書館善本的福氣我簡直就不知道,看看書目雖不能當屠門大嚼,也可以算是翻食單吧。全書目共百四十五頁,一半是方誌與賦役書,但其他部分卻可閱。我覺得有趣味的,寒齋所藏的居然也有兩部在選中,一是曹廷棟的《逸語》十卷,一是陸廷燦的《南村隨筆》六卷。我買這些書幾乎全是偶然的。陸幔亭本來我就不知道,因為想找點清初的筆記看,於劉獻廷傅青主王漁洋宋牧仲馮鈍吟尤西堂王山史劉在園周櫟園等外,又遇見這《隨筆》,已經是雍正年刊本了。序中說他是王宋的門生,又用《香祖筆記》《筠廊偶筆》來比他的書,我翻看一過,覺得這還比得不大錯,與宋牧仲尤相近,雖然這種瑣屑的記錄我也有點喜歡,不過我尤喜歡有些自己的意見情趣的,如劉傅馮尤,所以陸君的筆記我不很看重,原來隻是以備一格而已。曹慈山有一部《老老恒言》,我頗愛讀,本來七十曰老,現在還差得遠哩,但是有許多地方的確寫得好,所以很覺得喜歡。這部《逸語》因為也是曹慈山所輯注的,便買了來,價也不大便宜,幸喜是原板初印,那《恒言》的板卻很蹩腳,是李叢書本而又是後印的。《逸語》三大本的外表的確是頗為可觀,內容稍過於嚴肅,蓋屬於子部儒家,而這一類的書在我平日是不大看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