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六(2 / 3)

【齊世昌辭】

《南齊書·樂誌》曰:“晉《杯槃舞歌》十解,第三解雲:‘舞杯槃,何翩翩,舉坐翻覆壽萬年。’其第一解首句雲‘晉世寧’,宋改為‘宋世寧’,惡其杯槃翻覆,辭不複取。齊改為‘齊世昌’,後一解辭同。”《唐書·樂誌》曰:“梁謂之舞盤伎,唐隸散樂部中。”《隋書·樂誌》曰:“梁三朝樂第二十一設舞盤伎。”齊世昌,四海安樂齊太平。人命長,當結久,千秋萬歲皆老壽。

右一曲。

【宋泰始歌舞曲辭】

《古今樂錄》曰:“《宋泰始歌舞》十二曲:一曰《皇業頌》,歌自堯至楚元王、高祖,世載聖德,二曰《聖祖頌》,三曰《明君大雅》,四曰《通國風》,五曰《天符頌》,六曰《明德頌》,七曰《帝圖頌》,八曰《龍躍大雅》,九曰《淮祥風》,十曰《宋世大雅》,十一曰《治兵大雅》,十二曰《白紵篇大雅》。”

【皇業頌】\\u003d\\u003e明帝

皇業沿德建,帝運資勳融。胤唐重盛軌,胄楚載休風。堯帝兆深祥,元王衍遐慶。積善傳上業,祚福啟英聖。衰數隨金祿,登曆昌水命。維宋垂光烈,世美流舞詠。

【聖祖頌】

聖祖惟高德,積勳代晉曆。永建享鴻基,萬古盛音冊。睿文纘宸馭,廣運崇帝聲。衍德被仁祉,留化洽民靈。孝建締孝業,允協天人謀。宇內齊政軌,宙表獨威流。鍾管騰列聖,彝銘賁重猷。

【明君大雅】\\u003d\\u003e虞龢

明君應乾數,撥亂紐頹基。民慶來蘇日,國頌薰風詩。天步或暫艱,列蕃扇迷慝。廟勝敷九伐,神謨洞七德。文教洗昏俗,武誼清祲埏。英勳冠帝則,萬壽永齊天。

【通國風】\\u003d\\u003e明帝

開寶業,資賢昌。謨明盛,弼諧光。烈武惟略,景王勳,南康華容變政文。猛績爰著有左軍,三王到氏文武讚,丞相作輔屬伊旦。沈柳宗侯皆殄亂。泰始開運超百王,司徒驃騎勳德康。江安謨效殷誠彰,劉沈承規功名揚,慶歸我後祚無疆。

【天符頌】\\u003d\\u003e明帝

天符革運,世誕英皇。在館神炫,既壯龍驤。六鍾集表,四緯駢光。於穆配天,永休厥祥。

【明德頌】\\u003d\\u003e明帝

明德孚教,幽符麗紀。山鼎見奇,醴液涵祉。鵷雛耀儀,騶虞遊趾。福延億祚,慶流萬祀。

【帝圖頌】

帝圖凝遠,瑞美昭宣。濟流月鏡,鹿毳霜鮮。甘露降和,花雪表年。孝德載衍,芳風永傳。

【龍躍大雅】

龍躍戎府,玉耀蕃宮。歲淹豫野,璽屬嬪中。江波澈映,石柏開文。觀毓花蕊,樓凝景雲。白烏三獲,甘液再呈。嘉穟表沃,連理協成。德充動物,道積通神。宋業允大,靈瑞方臻。

【淮祥風】

淮祥應,賢彥生。翼讚中興致太平。

【宋世大雅】\\u003d\\u003e虞龢

宋世寧,在泰始。醉酒歡,飽德喜。萬國朝,上壽酒。帝同天,惟長久。

【治兵大雅】\\u003d\\u003e明帝

王命治兵,有征無戰。巾拂以淨,醜類革麵。王儀振旅。載戢在辰。中虛巾拂,四表靜塵。

【白紵篇大雅】

在心曰誌發言詩,聲成於文被管絲。手舞足蹈欣泰時,移風易俗王化基。琴角揮韻白雲舒,《簫韶》協音神鳳來。拊擊和節詠在初,章曲乍畢情有餘。文同軌一道德行,國靖民和禮樂成。四縣庭響美勳英,八列陛唱貴人聲。舞飾麗華樂容工,羅裳映日袂隨風。金翠列輝蕙麝豐,淑姿秀體允帝衷。

【齊明王歌辭七首】\\u003d\\u003e王融

《齊明王歌辭》七曲,王融應司徒教而作也。一曰《明王曲》,二曰《聖君曲》,三曰《淥水曲》,四曰《采菱曲》,五曰《清楚引》,六曰《長歌引》,七曰《散曲》。

【明王曲】

明王日月照,至樂天地和。幸息《雲門》吹,複歇《鹹池》歌。桂房金匏朄,瑤軒絲石羅。朱騏步躑躅,玄鶴舞蹉跎。露凝嘉草秀,煙度醴泉波。皇基方萬祀,齊民樂如何。

右一曲,三解。

【聖君曲】

聖君應昌曆,景祚啟休期。龍樓神睿道,兔園仁義基。海蕩萬川集,山崖百草滋。盤苗成萃止,渝韎異來思。清明動離軫,威惠被殊辭。大哉君為後,何羨唐虞時。

右一曲,三解。

【淥水曲】

湛露改寒司,文鶯變春旭。瓊樹落晨紅,瑤塘水初淥。日霽沙漵明,風動泉華燭。遵渚泛蘭觴,乘漪弄清曲。鬥酒千金輕,寸陰百年促。何用盡歡娛,王度式如玉。

右一曲,三解。

【采菱曲】

炎光銷玉殿,涼風吹鳳樓。雕輜傃平隰,朱棹泊安流。金華妝翠羽,鷁首畫飛舟。荊姬采菱曲,越女江南謳。勝聲翻葉靜,發響穀雲浮。良時時一遇,佳人難再求。

右一曲,三解。

【清楚引】

平原數千裏,飛觀鬱岧岧。清月冏將曙,浩露零中宵。轉葉渡沙海,別羽自冰遼。四麵湧寒色,左右竟嚴飆。崤澠多榛梗,京索久塵苗。逝將憑神武,奮劍蕩遺妖。

右一曲,三解。

【長歌引】

周雅聽休明,齊德觤升平。紫煙四時合,黃河萬裏清。翠柳蔭通街,朱闕臨高城。方轂雷塵起,接袖風雲生。酣笑爭日夕,絲管互逢迎。徂年無促慮,長歌有餘聲。

右一曲,三解。

【散曲】

金枝湛明燎,繡幕裂芳然。層閨橫綠綺,曠席緬朱纏。楚調《廣陵散》,瑟柱秋風弦。輕裙中山麗,長袖邯鄲妍。徐歌駐行景,迅節籥浮煙。言願聖明主,永永萬斯年。

右一曲,三解。

【唐功成慶善樂舞辭】\\u003d\\u003e太宗

一曰《九功舞》,殿庭朝會所奏文舞也。《新唐書·禮樂誌》曰:“太宗生於武功之慶善宮,貞觀六年幸之。宴從臣,賞賜閭裏,同漢沛、宛。帝歡甚賦詩,呂才被之管弦,名曰《功成慶善樂》。以童兒六十四人,冠進德冠,紫褲褶,長袖,漆髻,屣履而舞。”《舊書·樂誌》曰:“《慶善樂》,太宗所造也,名《九功之舞》。舞蹈安徐,以象文德洽而天下安樂也。冬正享宴及國有大慶,與《七德舞》偕奏於庭。”

壽丘唯舊跡,酆邑及前基。粵餘承累聖,懸弧亦在茲。弱齡逢運改,提劍鬱匡時。指麾八荒定,懷柔萬國夷。梯山盛入款,駕海亦來思。單於陪武帳,日逐衛文。端扆朝四嶽,無為任百司。霜節明秋景,輕冰結水湄。芸黃遍原隰,禾穎積京坻。共樂還譙宴,歡此《大風》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