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前】\\u003d\\u003e唐·張祜
白團扇,今來此去捐。願得入郎手,團圓郎眼前。
【同前】\\u003d\\u003e劉禹錫
團扇複團扇,奉君清暑殿。秋風入庭樹,從此不相見。
上有乘鸞女,蒼蒼蟲網遍。明年入懷袖,別是機中練。
【七日夜女歌九首】
三春怨離泣,九秋欣期歌。駕鸞行日時,月明濟長河。
長河起秋雲,漢渚風涼發。含欣出霄路,可笑向明月。
金風起漢曲,素月明河邊。七章未成匹,飛燕起長川。
春離隔寒暑,明秋暫一會。兩歎別日長,雙情若饑渴。
婉孌不終夕,一別周年期。桑蠶不作繭,畫夜長懸絲。
靈匹怨離處,索居隔長河。玄雲不應雷,是儂啼歎歌。
振玉下金階,拭眼矚星蘭。惆悵登雲軺,悲恨兩情殫。
風驂不駕纓,翼人立中庭。簫管且停吹,展我敘離情。
紫霞煙翠蓋,斜月照綺窗。銜悲握離袂,易爾還年容。
【長史變歌三首】
《宋書·樂誌》曰:“《長史變歌》者,晉司徒左長史王弎臨敗所製也。”
出儂吳昌門,清水綠碧色。徘徊戎馬間,求罷不能得。
口和狂風扇,心故清白節。朱門前世榮,千載表忠烈。
朱桂結貞根,芬芳溢帝庭。陵霜不改色,枝葉永流榮。
【黃生曲三首】
黃生無誠信,冥強將儂期。通夕出門望,至曉竟不來。
崔子信桑條,餒去都餒還。為歡複摧折,命生絲發間。
鬆柏葉青蒨,石榴花葳蕤。迮置前後事,歡今定憐誰。
【黃鵠曲四首】
《列女傳》曰:“魯陶嬰者,魯陶明之女也。少寡,養幼孤,無強昆弟,紡績為產。魯人或聞其義,將求焉。嬰聞之恐不得免,乃作歌明己之不更二庭也。其歌曰:‘悲夫黃鵠之早寡兮,七年不雙。宛頸獨宿兮,不與眾同。夜半悲鳴兮,想其故雄。天命早寡兮,獨宿何傷。寡婦念此兮,泣下數行。鳴呼哀哉兮,死者不可忘。飛鳴尚然兮,況於真良。雖有賢雄兮,終不重行。’魯人聞之,不敢複求。”按《黃鵠》本漢橫吹曲名。
黃鵠參天飛,半道鬱徘徊。腹中車輪轉,君知思憶誰。
黃鵠參天飛,半道還哀鳴。三年失群侶,生離傷人情。
黃鵠參天飛,疑翩爭風回。高翔入玄闕,時複乘雲頹。
黃鵠參天飛,半道還後渚。欲飛複不飛,悲鳴覓群侶。
【碧玉歌三首】
《樂苑》曰:“《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以寵愛之甚,所以歌之。”
碧玉破瓜時,郎為情顛倒。芙蓉陵霜榮,秋容故尚好。
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感郎千金意,慚無傾城色。
碧玉小家女,不敢貴德攀。感郎意氣重,遂得結金蘭。
【同前二首】
碧玉破瓜時,相為情顛倒。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
杏梁日始照,蕙席歡未極。碧玉奉金杯,淥酒助花色。
【同前】\\u003d\\u003e唐·李暇
碧玉上宮妓,出入千花林。珠被玳瑁床,感郎情意深。
【桃葉歌三首】
《古今樂錄》曰:“《桃葉歌》者,晉王子敬之所作也。桃葉,子敬妾名,緣於篤愛,所以歌之。”《隋書·五行誌》曰:“陳時江南盛歌王獻之《桃葉》詩,雲:‘桃葉複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後隋晉王廣伐陳,置將桃葉山下,及韓擒虎渡江,大將任蠻奴至新亭,以導北軍之應。子敬,獻之字也。”
桃葉映紅花,無風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獨采我。桃葉複桃葉,桃樹連桃根。相憐兩樂事,獨使我殷勤。
桃葉複桃葉,渡江不明楫。但渡無所苦,我自來迎接。
【同前】
桃葉複桃葉,渡江不待櫓。風波了無常,沒命江南渡。
【長樂佳七首】
小庭春映日,四角佩琳琅。玉枕龍須席,郎暝首何當。
雎鳩不集林,體潔好清流。貞節曜奇世,長樂戲汀洲。
鴛鴦翻碧樹,皆以戲蘭渚。寢食不相離,長莫過時許。
欲知長樂佳,仲陵羅淑女,媚蘭雙情諧。
欲知長樂佳,中陵羅雎鳩,美死兩心齊。
比翼交頸遊,千載不相離。偕情欣歡,念長樂佳。
欲知長樂佳,仲陵羅背林,前溪長相隨。
【同前】
紅羅複鬥帳,四角垂朱璫。玉枕龍須席,郎眠何處床。
【歡好曲三首】
淑女總角時,喚作小姑子。容豔初春花,人見誰不愛。
窈窕上頭歡,那得及破瓜。但看脫葉蓮,何如芙蓉花。
逶迤總角年,華豔星間月。遙見情傾廷,不覺喉中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