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五(2 / 3)

遙遙天無柱,流漂萍無根。單身如螢火,持底報郎恩。

【同前】\\u003d\\u003e王金珠

豔豔金樓女,心如玉池蓮。持底報郎恩,俱期遊梵天。

【歡聞變歌六首】

《古今樂錄》曰:“《歡聞變歌》”者,晉穆帝升平中,童子輩忽歌於道,曰‘阿不聞’,曲終輒雲:‘阿子汝聞不眞’無幾而穆帝崩。褚太後哭‘阿子汝聞不’眞聲既淒苦,因以名之。”

金瓦九重牆,玉壁珊瑚柱。中夜來相尋,喚歡聞不顧。

歡來不徐徐,陽窗都銳戶。耶婆尚未眠,肝心如推櫓。

張罾不得魚,魚不櫓罾歸。君非鸕鶿鳥,底為守空池眞

刻木作班鷦,有翅不能飛。搖著帆檣上,望見千裏磯。

鍥臂飲清血,牛羊持祭天。沒命成灰土,終不罷相憐。

駛風何曜曜,帆上牛渚磯。帆作繖子張,船如侶馬馳。

【同前】\\u003d\\u003e王金珠

南有相思木,合影複同心。遊女不可求,誰能識得音。

【前溪歌七首】

《宋書·樂誌》曰:“《前溪歌》者,晉車騎將軍沈玩所製。”郗昂《樂府解題》曰:“《前溪》,武曲也。”

憂思出門倚,逢郎前溪度。莫作流水心,引新都舍故。

為家不鑿井,擔瓶下前溪。開穿亂漫下,但聞林鳥啼。

前溪滄浪映,通波澄淥清。聲弦傳不絕,千載寄汝名,永與天地並。

逍遙獨桑頭,北望東武亭。黃瓜被山側,春風感郎情。

逍遙獨桑頭,東北無廣親。黃瓜是小草,春風何足歎,憶汝涕交零。

黃葛結蒙籠,生在洛溪邊。花落逐水去,何當順流還,還亦不複鮮。

黃葛生爛熳,誰能斷葛根。寧斷嬌兒乳,不斷郎殷勤。

【同前】\\u003d\\u003e包明月

當曙與未曙,百鳥啼窗前。獨眠抱被歎,憶我懷中儂,單情何時雙。

【阿子歌三首】

《宋書·樂誌》曰:“《阿子歌》者,亦因升平初歌雲‘阿子汝聞不’眞後人演其聲為《阿子》、《歡聞》二曲。”《樂苑》曰:“嘉興人養鴨兒,鴨兒既死,因有此歌。未知孰是。”

阿子複阿子,念汝好顏容。風流世希有,窈窕無人雙。

春月故鴨啼,獨雄顛倒落。工知悅弦死,故來相尋博。

野田草欲盡,東流水又暴。念我雙飛鳧,饑渴常不飽。

【同前】\\u003d\\u003e王金珠

可憐雙飛鳧,飛集野田頭。饑食野田草,渴飲清河流。

【丁督護歌五首】\\u003d\\u003e宋·武帝

一曰《阿督護》。《宋書·樂誌》曰:“《督護歌》者,彭城內史徐逵之為魯軌所殺,宋高祖使府內直督護丁昷收斂殯埋之。逵之妻,高祖長女也。呼昷至閣下,自問殮送之事。每問輒歎息曰:‘丁督護’!其聲哀切,後人因其聲廣其曲焉。”《唐書·樂誌》曰:“《丁督護》,晉宋間曲也。今歌是宋武帝所製”雲。

督護北征去,前鋒無不平。朱門垂高蓋,永世揚功名。

洛陽數千裏,孟津流無極。辛苦戎馬間,別易會難得。

督護北征去,相送落星墟。帆檣如芒檉,督護今何渠。

督護初征時,儂亦惡聞許。願作石尤風,四麵斷行旅。

聞歡去北征,相送直瀆浦。隻有淚可出,無複情可吐。

【同前】\\u003d\\u003e王金珠

黃河流無極,洛陽數千裏。農軻戎旅間,何由見歡子。

【同前】\\u003d\\u003e唐·李白

雲陽上征去,兩岸饒商賈。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一唱《都護歌》,心摧淚如雨。萬人鑿盤石,無田達江滸。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

【團扇郎六首】

《古今樂錄》曰:“《團扇郎歌》者,晉中書令王瑉,捉白團扇與嫂婢謝芳姿有愛,情好甚篤。嫂捶撻婢過苦,王東亭聞而止之。芳姿素善歌,嫂令歌一曲當赦之。應聲歌曰:‘白團扇,辛苦五流連。是郎眼所見。’瑉聞,更問之:‘汝歌何遺眞’芳姿即改雲:‘白團扇,憔悴非昔容,羞與郎相見。’後人因而歌之。”

七寶畫團扇,燦爛明月光。餉郎卻暄暑,相憶莫相忘。

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團扇。動搖郎玉手,因風托方便。

犢車薄不乘,步行耀玉顏。逢儂都共語,起欲著夜半。

團扇薄不搖,窈窕搖蒲葵。相憐中道罷,定是阿誰非。

禦路薄不行,窈窕決橫塘。團扇鄣白日,麵作芙蓉光。

白練薄不著,趣欲著錦衣。異色都言好,清白為誰施。

【同前】\\u003d\\u003e梁·武帝

手中白團扇,淨如秋團月。清風任動生,嬌聲任意發。

【同前】

團扇複團扇,持許自遮麵。憔悴無複理,羞與郎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