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箴言
順勢是眼光,取勢是目的,做勢就是行動。
箴言解讀
用勢之妙,這是他的用勢絕學的精妙闡釋。中國古代有一句成語說,“與其待時,不如乘勢”。許多看起來難辦的大事,胡雪岩居然都順順當當地辦成了,就是因為他懂得用勢的緣故。
一、抓住機會就是抓住財源
胡雪岩年紀輕輕,就一再地變動工作,先是雜糧店的夥計,後來成為了火腿行的夥計,還沒做多久,就去做了錢莊的學徒。用現代話講這就叫“跳槽”,我們可能會想:他這不是不安分的表現嗎?但是仔細分析事情的原委的話,我們就知道,胡雪岩並不是為了多賺幾個錢而變換工作,也不是因為他和老板或者同事相處不愉快而變換工作,如果是那樣的話,那就是胡雪岩這個人的修養太差的問題。
在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中,如果不在一個崗位上長期工作的話,就很難慢慢積累起豐富的工作經驗。在這件工作上做一陣兒,那件工作上做一陣兒,不僅積累不了什麼經驗,而且還浪費了自己的時間,早晚會成為社會中的弱者。胡雪岩變換工作是因為他工作做得好,能力提升快,才會被別的老板看上,並且懂得抓住眼前的機會。所以同樣是“跳槽”,像他這樣的機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是雙方自願和都樂意的。如果不是像胡雪岩一樣,而是被迫跳槽,或者是單純地為了錢而跳槽,或者是由於不忠心而跳槽,那就不應該了。胡雪岩因為努力工作而能力提升,同時又抓住了能力再提升的機會,因而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機會都是轉瞬即逝的,因此及時抓住機會是非常重要的。
一次,在《紐約時報》在醒目處,有人刊登了一則廣告。廣告的內容大約是說有一幢豪華別墅位於某海濱城市,這幢別墅靠海、向陽、有花園草地,將公開出售,但是隻賣一美元。廣告中還留有聯係電話及別墅詳細地址等。
廣告連續在《紐約時報》上持續了一個月,但是因為內容難以讓人置信,所以一直無人問津。但是廣告發布者好像不死心,又連續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個月,還是沒有人回應。後來有一天,一個老人晚飯後讀報,看到這條廣告還在報紙上。就想:反正自己家離那個海濱城市不遠,不管是真是假,去看看這個一美元的別墅也無所謂,就當去海邊散步了。於是他第二天早上就去尋找那幢位於海濱的別墅。
按照地址上的描述,老人最後找到了這幢別墅。他看到那幢別墅後,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為這別墅真像報紙上描述的那樣非常地豪華氣派。他走到跟前,按了一下門鈴,一會兒一個老太太打開了門。他向她說明來意,並隨她進入了屋裏。他有點懷疑地問這幢別墅是不是就是廣告上隻售一美元的那幢。老太太說:“你看到的沒有錯,就是這幢別墅!”老人聽了非常高興,馬上從口袋裏掏出一美元,遞給老太太說他想買下這幢別墅。但是,老太太沒有接他的錢,而是指了指裏麵桌邊坐著的一個正在閱讀和往文件上簽字的年輕人說:“對不起,先生,你來晚了一步,那個年輕人十幾分鍾前剛到,他已經買下了這幢別墅,現在正在簽訂合同呢!”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知道了及時把握住機會是多麼重要的事情。有時候越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它的背後藏著的機遇也就越大。如果你抓住了這個機會,那麼收獲也就會很大。
從前,在法國有個窮畫家叫吉麥。一天,天氣非常好,風和日麗。於是他就在院子裏支起畫架來畫畫,他的妻子也在院子裏洗衣服。一會兒,吉麥畫畫時習慣性地隨手甩了一下畫筆,無意中就把一種藍色顏料濺到了妻子剛剛洗好的白襯衣上。他的妻子看到了,一邊抱怨吉麥的不小心,一邊把這件白襯衣放入水中重洗。但是這種藍色顏料怎麼洗都洗不掉。最後她隻好把它曬到太陽底下。但奇怪的是,衣服曬幹以後藍色顏料沾染的那片地方竟然比原來的顏色更加鮮豔潔白。吉麥看到了,覺得很奇怪,為了弄清它的原理,第二天他又試著在衣服上滴了一些同樣的藍色顏料,然後晾幹,結果還是一樣的,沾了藍顏料的白襯衣顯得更白更豔。他又反複做了幾次同樣的試驗,結果還是一樣。作為一個畫家,他經過認真的思考和分析後,認為這樣的現象發生是因為人們的視覺發生了錯覺:滲入少許藍色的白色,在人們的眼中看起來會覺得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