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悠然職場語錄(1 / 3)

01.關於平庸的上司與能幹的下屬間的心理較量上司如是想:

有能力的人就像一把寶劍,征戰時它是克敵製勝的利刃,但在把玩時也許會不小心傷到自己。於是,對於這樣像寶劍一樣的人,囊中無貨的上司絕不會用。即使不小心用了,也會很快想辦法棄之。

下屬這樣認為:

職場中,誰能自由選擇自己的角色?導演給了咱機會,咱隻是本分地演出,難道我演得入木三分有觀眾緣是我的錯?

點評:

在中庸之道奉行了幾千年的中國,必要的守拙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文化傳統。

同樣一個人,在A公司不適合,在B公司就適合,那是因為不同公司的尺度是不同的。但是你一定不要忽略了社會標準。為什麼在職場中大家會更喜歡“豬八戒”,那是因為社會評價標準變了。雖然它好吃懶惰,但它圓滑、嘴甜,比恃才傲物的悟空和呆板木訥的沙僧更討領導喜歡,於是圓滑也成了一種能力和優勢。

心智成熟、內秀精明的人,會將自己的能力與鋒芒掩藏得不露痕跡,也許這才是一種更高的處世哲學,也才可以讓她立身中間地帶,沒有成為任何圈子中的一員,也就不會隨波逐流,能夠保持清醒與獨立。

02.關於成敗

成敗與對錯,不是個人來評定的,也不是老板來斟酌的。成敗不是最終的結果,不是最後撞線的那一瞬才體現出來的,它隱藏在過程裏,由細節決定,由你自己來決定。

03.關於紅顏知己

所謂紅顏知己,是錯誤的時間遇到正確的女人,雖然沒有姻緣,卻可以在心中存起一份長久的惦念,任憑風吹雨打都揮之不去。

04.關於領導魅力

能夠讓員工在她的帶領下收獲成長,不斷汲取前進的力量。目標清晰明確,每一天的日子都是充實的,累並快樂著,才是職場生存的真正境界。營造這樣的氛圍,讓每個人樂於各司其職並甘心當你的馬前卒,這便是領導魅力。

05.關於麵試中的提問

麵試過程用人方所提的問題其實是大有玄機的。選擇的問題,應遵從職位本身的需求去考慮你應該從哪個角度甄別人,而不是揣著一本世界五百強麵試問題去考人家。因為你會備題,人家也會備考。於是,考來考去,考不到真相。特別是這種所謂離職原因和忠誠度的問題不僅過於墨守成規,還容易讓應試者難堪,實在有些沒必要。

06.關於80後下屬與上司

80後小妹妹總是令人刮目相看。她們是這樣的自信,這樣的直率,不會為了迎合誰而委屈自己,在她們的概念裏隻有適合與不適合,接受和否定,沒有中間地帶,沒有模棱兩可,絕不會湊合和退怯。

隻有能承擔委屈、能扛責任、能背黑鍋、能代人受過,智慧又堅韌的領導,她們才會服你,願意為你賣命,不是為業績、為指標而戰,而是為維護你的榮譽而戰。

07.關於企業的人性化

人性化的問題一定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不說別的,就說三八、五一、十一、春節,公司都發過節費,而且每年還有優秀員工的額外獎勵,大家便很happy。基層員工看重的其實就是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小事。而不是老板畫的大餅。舉個例子,公司員工每天的午餐補助由10年前的5塊漲到8塊再到現在的12塊,就讓人覺得特別合理,特別人性化。

08.關於風險

機會往往蘊含在風險之中,大風險就意味著大機會,大失敗就是大成功。

09.關於被動應戰

職場人生,你可以不逞強淩弱,不挑釁示威,但你卻不能阻止別人向你發出戰書。從不主動出擊不代表你會束手就擒、被動挨打,盡管是被動的,但出於本能的應戰與反抗,很多時候,更能激發人的智慧與潛力。

10.關於高管的角色定位

高管其實就是夾心麵包。很多事情如果掌握不好尺度,比如對下屬的關懷與提攜看在老板眼裏就是拉山頭搞小團體,對合作商家客觀的支持就是吃裏爬外……所以要學會包容、理解、吸納,這才是管理者思維。管理角色決定有時候自己要當惡人,說話要口不對心,要委曲求全。

很多企業中,幾乎所有的中層都是優秀的業務人員選拔來的,但要從業務角色轉換為管理者,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好的。很優秀的業務員,銷售冠軍,被提到管理崗位上,常常會搞得一塌糊塗。因為自己做市場,跟帶領N個人去做市場,這完全是兩碼事。管理角色轉換不好,會葬送一個優秀的團隊。因為她們大都太過強悍,自以為是,不會兼聽,於是便會扼殺掉一個原本大有希望的團隊。

中層以及高管,在企業裏有著四種角色。對於下級自己是上級;對於高層自己是下級;對於旁係要保持本位;對於平行部門則是同事。要掌握好這一左一右,一上一下的關係,隨時做好角色轉換,便是一種藝術。

11.關於管理團隊

獎優罰劣,是最行之有效的激勵手段。然而向優秀者學習,如果沒有有效的獎懲機製作為保證,隻是期待員工自覺的行為那隻是一種美好的願望,現實中必然隻能收獲沉重的打擊。優秀者沒有及時的獎勵,落後者也沒有行之有效的懲罰,就會行成了一種“大家做,別人做,我不做”的等待與觀望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