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軍備競賽(3)(3 / 3)

2. 無慣性。由於激光束的質量接近於“零”, 所以激光武器不會像一般的機炮那樣產生後坐力。

3. 可多次發射。一般武器的發射次數都是很有限的, 而激光武器原則上可以無限多次進行發射。

4. 命中精度高。使用激光武器時可以精確地選擇射擊目標, 甚至還可以選擇目標的薄弱部位來進行攻擊, 以提高毀傷率。

5. 抗幹擾。激光不受電磁脈衝和地球磁場的影響, 因此即便是處在電子對抗的戰場環境中其命中精度也不會受影響。

6. 無汙染。激光武器無論是對地麵還是對空間都不構成放射性汙染、灰塵汙染或噪聲汙染。

7. 受氣象條件的影響。風、雨、雪、雷暴等惡劣氣象條件都是使用激光武器的嚴重阻礙。但在太空中沒有大氣及氣象條件變化的影響, 因此激光武器在太空中更能充分發揮它的效率。

激光武器的殺傷破壞作用, 主要體現在以下3 個方麵:1. 燒蝕效應。激光照射到目標上以後, 其中一部分能量被目標吸收而化為熱能, 使目標表麵局部出現熔化及氣化而穿孔, 或產生嚴重變形, 從而達到殺傷或破壞的目的。

2. 激波效應。當目標表麵由於受到激光的照射而產生熔化、氣化並向外噴射時, 在極短的時間內會對目標本身產生一個反衝作用, 這樣在固體材料中就會形成激波, 這種激波可以將目標拉斷, 並產生層裂破壞。

3. 輻射效應。目標表麵因氣化而形成等離子體雲。等離子體產生的輻射可造成目標本身的結構及其內部的電子元器件、光學元器件的損傷。

對於激光武器有各種各樣的分類方法, 這裏姑且把它分為低能激光武器和高能激光武器兩大類:

1. 低能激光武器。

它又叫激光輕武器或單兵激光武器。其特點是激光能量較低, 是屬於小型激光武器。它主要用於對付單個的敵人, 可使對方眼睛失明、喪失戰鬥力直至死亡; 同時也可使對方的激光測距儀及各種夜視儀的光敏元件受損或失靈。目前的低能激光武器主要包括激光槍、激光手槍、激光致盲武器等。

激光槍能在近距離內使人致死或致傷, 射穿鋼盔, 使某些武器裝備遭到損壞; 在相距1500 米處能致瞎人眼, 燒焦皮肉, 燒著衣服、房屋、樹木、花草等, 並能使炸藥在頃刻之間受劇熱而起火爆炸……激光槍的樣式同普通步槍差不多, 其結構分為4 大部分: 一是激光器,用於發射激光束, 相當於普通步槍的彈匣和槍膛; 二是激勵源, 用以驅動激光器產生激光; 三是擊發器, 用以驅動控製開關, 其作用相當於普通步槍的扳機; 四是槍托。

現在有的自動步槍是利用激光束進行瞄準, 在射擊時隻要用激光束對準目標就能達到百發百中。實驗表明, 紅色激光束一旦對準了目標, 便會顯現出一個鮮紅的瞄準點, 這時隻要扣動扳機即可擊中目標。即使目標在快速移動, 也不難做到跟蹤瞄準。像美國的AM-180 型自動步槍, 就是利用激光束進行瞄準的。

激光手槍可以拿在手裏, 裝在兜裏, 別在腰間。現在有一種紅寶石袖珍式激光手槍, 其外形及大小與派克鋼筆相似, 在相隔幾米遠的地方能燒毀衣物、燒焦皮肉麵置人於死地; 在相隔十幾米能使人眼致盲; 在近距離內可以引爆火藥。

有一種“三用” 激光手槍, 在平時可當鋼筆用, 在緊急情況下可用於自衛, 在夜間行路時可用於照明。

2. 高能激光武器。

高能激光武器又叫激光炮, 簡稱光炮。它的功率輸出達到幾百至幾千千瓦, 因此不能使用一般的小功率激光器, 而必須使用功率強大的高能激光器。

在高能激光武器係統中, 必須通過反射鏡把激光束聚集起來, 形成一根很細的光柱, 並借助於精密的激光束瞄準係統來對目標進行跟蹤。

激光炮的威力大, 在現代戰場上用途很廣。比如:1. 打飛機。還在80 年代, 美國陸軍在試驗機載激光炮時, 就曾用它擊落過兩架高空無人駕駛靶機。

2. 反導彈。也是在80 年代, 美國陸軍在武器試驗中曾用激光炮一舉擊毀了一枚正在1000 米以外高速飛行的反坦克導彈。幾年前美國還在白沙導彈試驗場用激光炮給正在飛行中的“大力神” 導彈穿了一個窟窿眼。此外還用激光炮摧毀了一枚飛行在650 千米高空的高空探測火箭。

3. 反衛星。試驗表明, 高能激光束能破壞衛星上的太陽能電池、各種光敏元件、精密儀器儀表、電子設備和照相裝置等。

4. 反坦克。主要是用它來破壞坦克的潛望儀器, 傷害坦克乘員的眼睛。目前大威力的激光炮已經能夠將坦克那厚厚的裝甲射穿。

此外還可以用激光炮在敵方的森林、山區及城市中進行大麵積縱火。

因此激光炮也是一種新型的縱火武器。

目前的激光炮主要有以下3 種類型:一是折疊式的。其外形很像火箭炮, 它那並排著的管子, 正是多隻巧妙地折疊起來的大功率氣體激光器。由於這種激光炮體積龐大, 笨重, 附加設備多, 因此常把它裝在坦克、汽車、艦艇及大型飛機上, 可用它來攻擊敵方的坦克、飛機。反艦導彈、魚雷以及貼近海麵飛行的巡航導彈等。

二是固定式的。它與普通加農炮有點相像, 但炮筒較短小。人們往往把這種激光炮分散隱蔽在樹林深處及草叢中, 使敵方防不勝防。

三是輕型的。這種激光炮與普通“八二” 式迫擊炮有點相似, 炮筒也較為短小。這種炮相當輕便, 連同炮筒、炮座及驅動電源加在一起, 也不過幾十千克。

激光炮可以連續快速發射。目前的脈衝激光炮, 可以在1 秒鍾內連續射出上千發“光彈”。為了充分發揮激光炮命中率高的威力, 在使用中必須有目標跟蹤雷達和目標導引雷達與之緊密配合, 協同作戰。

粒子束武器

這裏所說的“粒子”, 是指那些非常微小的物質顆粒, 即“微觀粒子”。物理學上把直徑小於10-7 ~-6厘米的微小物質顆粒叫做微觀粒子, 通常包括分子、原子以及被稱為“基本粒子” 的電子、質子、中子、離子等。

要使微觀粒子成為一種毀傷性武器, 那就必須創造一個前提條件———使粒子具有非常大的能量。物理學告訴我們, 運動物體的能量同它的質量及運動速度這兩個因素有關, 就是能量等於其質量與速度平方的乘積。

一個微觀粒子的質量雖然很小, 但如果能使其運動速度達到或接近於光速, 那麼其能量也可以達到相當可觀的程度。固然, 一個粒子的能量很是有限, 但要是能夠把大量的粒子聚合在一起, 那麼其能量總和就會非常可觀。

能夠給微觀粒子不斷加速的裝置叫做“粒子加速器”。它能將微觀粒子加速到接近於光速, 同時將許多粒子聚集成一個非常細小的射束, 然後再發射出去, 即可毀傷目標。

粒子束武器作為一個武器係統, 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粒子源, 粒子加速器, 目標的探測、捕獲和識別係統, 目標的精密跟蹤係統, 粒子束的瞄準和跟蹤係統, 指揮、控製和通信係統。其中, 粒子加速器是粒子束武器係統的核心, 它包括粒子注入器、加速器、能源、貯能及能量轉換設備等。

高能強流粒子束形成的基本原理是這樣的: 由於帶電粒子在電場中都會受到電場力的作用, 不斷地受到此電場力的推動, 從而使帶電粒子不斷加速, 最後達到或接近於光速; 然後再通過聚焦磁場把高速帶電粒子聚焦成細而密的束流, 射向目標。

粒子束武器是一種嶄新的武器係統, 它具有以下突出的特點:1、能量高度集中, 威力大。高能加速器每秒鍾能發射600 萬億個粒子, 這些高速粒子通過聚焦後所形成的粒子束射向目標, 其威力與453、6克高能炸藥爆炸所具有的威力相當。

2、效能高。一般的常規武器, 是在炸彈爆炸後再通過飛速運動的碎片擊毀傷目標。而粒子束武器是以電子脈衝的形式在極短的時間內發射出來, 並同目標直接發生作用, 與激光武器相比, 具有更大的破壞性。比如, 要燒穿5 毫米厚的銀合金材料, 在使用激光武器時每平方厘米需要輸入100 萬焦耳的能量, 而在使用粒子束武器時每平方厘米隻需輸入3 萬焦耳的能裏。

3、速度快。粒子束的運動速度接近光速, 而洲際導彈的速度隻有每秒7 千米左右, 因此在用粒子束武器來反導彈時, 不但無需考慮“提前量”, 比如, 它可以在不到1 秒鍾的時間內摧毀1000 千米以外的目標, 因此粒子束武器是非常理想的反導彈反衛星武器。

4、無慣性, 方便靈活。在這一點上粒子束武器與激光武器相似。

5、不受天氣條件的影響, 具有“全天候” 的作戰能力。在這方麵粒子束武器明顯的強於激光武器。

粒子束武器和激光武器都可以作為“天基武器”, 但顯然是前者優於後者。比如說:

第一, 粒子束武器係統較為堅固, 不易受到損壞。一方麵因為它是用磁鐵來聚焦的, 個像激光武器那樣要用“嬌氣” 的反射鏡來聚焦。再者,無論是磁鐵還是粒子加速器, 都不易受到高強度輻射的影響。

第二, 粒子束武器對目標的毀傷作用比激光大。特別是, 粒子束比激光武器更能夠穿進目標的深處。

不過, 從技術上說, 粒子束武器目前的發展水平同作為武器使用的要求之間仍有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