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1章 悲哀的楊廣(2 / 2)

首選,關於楊廣調戲宣華夫人一事,讓我們分析一下楊廣是否會調戲宣華夫人。

楊廣何許人也?蕭氏的好老公。楊廣與蕭氏自結婚以後感情一直很好,別說以前沒有發生過類似事件,即便是楊廣看膩了蕭氏的那張臉就想在外麵開葷了,那也犯不著非得在楊堅眼皮底下作案呀,繁華的長安城除了仁壽宮就找不到個妓院了?所以說,楊廣是不會調戲宣華夫人的。

有人說楊堅快死了,楊廣什麼都不怕了,所以才做出如此禽獸不如的事情來。非也。正因為楊堅快死了,所以楊廣更要表現的好一些,在這繼承大統的節骨眼上,智商明顯超過80的楊廣絕對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等楊堅一掛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為了一個女人冒如此之大的風險值得嗎?!不值得,非常不值得,況且這個女人還是個年紀比自己大得多的中年婦女。就我們平時所認識的楊廣來看,即使他不是位謙和有禮的翩翩君子,那也是一個特能裝君子的小人,擁有如此超高自製力的楊廣絕對不會在關鍵時候把持不住自己。

那到底有沒有宣華夫人哭訴楊廣非禮她這件事呢?可能有。

講到這裏,就要說一下宣華夫人了,宣華夫人可不是一般人,她有著一個非同一般的哥哥——陳叔寶。陳叔寶被俘,他的姐姐妹妹們都被瓜分了,而宣華運氣好被分到了大隋後宮,後來得到了楊堅的寵信成為了貴妃。身為亡國之女,想來陳宣華對楊廣有著無窮的怨氣,在她看來若沒有楊廣南陳就不會亡國(這是女孩子家的想法,有陳叔寶在,南陳是必亡的)。在國仇家恨的負麵情緒驅使下,陳宣華很有可能利用其接近楊堅的便利編排了楊廣的壞話,應該還是不止一次的說楊廣的壞話,這是極有可能的。而當時的楊堅已經病入膏肓失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說,宣華夫人哭訴楊廣非禮她從而致使楊堅發怒,然後發生了《資治通鑒》所記載的一係列事件,這是有可能發生的。

根據史書的記載,宣華夫人與蘭陵公主一向打的火熱,而蘭陵公主又是兵部尚書柳述的老婆,這樣一來脈絡就理清了:經過柳述的橋梁作用,宣華夫人加入到了楊勇的餘黨之中,為楊勇的複出做了一番貢獻,並在年老體衰的楊堅麵前誣告了楊廣。之所以說蘭陵公主也有份,那是因為在楊廣稱帝後,宣華夫人離奇死亡,柳述被發配邊疆,不久病死;蘭陵公主被楊廣逼著再婚,不從,更是死的不能再死了(自殺)。由他們的下場我們不難看出,楊廣心裏是明白楊堅為何要廢他的,若不是他們在楊堅麵前誣告了自己,作為親人,他們的下場也不會如此淒涼。

其實,自從楊廣當了太子,他的日子就沒好過過。當太子要小心翼翼那是必須的,但是自從仁壽二年(602)起,宰相楊素漸漸在日益老邁的楊堅麵前失去了信任,轉而被官職比自己小的兵部尚書柳述壓製,而柳述則利用楊堅對他的信任大肆拉幫結派組織新黨,為楊勇的複出做著不懈的努力。到了仁壽四年初,朝廷上下已經柳黨一家獨大了,我們的太子楊廣因為身份的原因其實力無法再行得到擴張,就這樣,柳黨勢力越來越龐大,*勢力越來越小,這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楊廣一直想擺脫這種事事被人壓製的狀態,而柳述更是整日生活在提心吊膽中:隻要楊堅一死,他柳述便會第一個陪葬。考慮到如此微妙的朝堂關係,柳述在妻子蘭陵公主的幫助下結識了宣華夫人,隨後更是利用宣華夫人使楊堅失去了對楊廣的寵愛。可以說仁壽後期楊廣的失寵很大程度上是著了柳述的道兒,一個敢打,一個隻能挨,楊廣的處境越來越艱難,早已沒有了鎮守揚州時的意氣風發,他也明白了楊勇的倒台不是自己有多厲害,而是身為太子,手腳根本就施展不開,隻有被動挨打的份。

有這層關係在裏麵,我們也可以知道當時的情況下太子楊廣是生不出什麼囂張氣焰來的,更談不上冒著落人把柄的後果去調戲宣華夫人。此時的楊廣躲事還來不及呢,怎麼會像個小孩子似故意引火上身。因此,楊廣是不可能調戲在後宮之中正如日中天的宣華夫人的。

(求收藏,哥們們會嗎?申請個起點號——點擊加入書架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