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9章 廢(1 / 3)

上述七條罪狀,雖說有些誇大的成分在裏麵,雖說有些莫須有的成分在裏麵,但未必不是空穴來風(直到前段時間才發現空穴來風是確有其事的意思,慚愧下),姬威所說的這些事情楊勇確實都做過,在後來的審訊中其餘東宮官員也都承認了。史書說楊廣為了奪嫡從而收買東宮官員誣陷楊勇,這是不完全正確的。楊廣確實收買了東宮官員姬威,但並沒有誣陷楊勇,若是楊勇平時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想來也不會被人抓住這麼多把柄。自作孽不可活,在楊廣的策劃下,楊勇的太子之路走到了盡頭。

開皇二十年(600)九月二十六日,在楊素的幫助下,姬威向隋文帝楊堅遞交了寫滿楊勇罪行的舉報信。收到舉報信的楊堅很是生氣,立即就由仁壽宮(楊堅晚年在長安城外建仁壽宮,經常住在裏麵)回到了長安皇宮,為防楊勇狗急跳牆,一路上皆有重兵把守,可是說到了此刻,楊堅對楊勇已沒有了一絲信任,廢掉楊勇的太子身份成為了不可能逆轉的事情。

到了朝堂之上,楊堅先是召集了文武百官,然後派人抓來了楊勇,再然後便是人證姬威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訴楊勇的罪行,到了這裏,楊勇也知道自己的太子身份到了頭,搞不好連命都要丟在這裏,因此對舉報信上的罪行是供認不諱,並一個勁的懇請楊堅的恕罪。既然太子自己都認了罪,再弄那些不必要的升堂審訊就沒意思了,隋文帝楊堅當場令內侍郎薛道衡宣讀了文筆堪稱隋唐十佳、在曆史上也是有著廢皇太子詔書第一文的《大隋帝國廢皇太子詔書》,全文如下,以茲學習:“太子之位,實為國本,苟非其人,不可虛立。自古儲副,或有不才,長惡不悛,仍令守器,皆由性溺寵愛,失於至理,致使宗社傾亡,蒼生塗地。由此言之,天下安危,係乎上嗣,大業傳世,豈不重哉!皇太子勇,地則居長,情所鍾愛,初登大位,即建chun宮,冀德業日新,隆茲負荷。而性識庸暗,仁孝無聞,昵近小人,委任奸佞,前後愆釁,難以具紀。但百姓者,天下之百姓,朕恭天命,屬當安育,雖欲愛子,實畏上靈,豈敢以不肖之子,而亂天下。勇及其男女為王、公主者,並可廢為庶人。顧惟兆庶,事不獲已,興言及此,良深愧歎!”——摘自《隋書》

便這樣,楊勇被廢了,連同他的老婆孩子,都被廢為了庶人。身份沒有了,地位沒有了,工資沒有了,車子沒有了,就連房子也被沒收了,現在楊勇成了完完全全的窮光蛋,每個月靠著宮裏看在他為國家貢獻多年的份上發的幾兩銀子的生活補助維持生存。

楊勇垮台了,那些當初投靠了他希望藉此升官發財的大小官員們也被一一清理,*核心官員太子左庶子唐令則、太子家令鄒文騰、太子左衛率司馬夏侯福、前吏部侍郎蕭子寶等皆處斬,老婆女兒罰為官奴,兒子充軍;副將作大將高龍義、率更令晉文建、通直散騎侍郎元衡皆令自盡;車騎將軍閻毗、車郡公崔君綽、遊騎尉沈福寶、瀛洲術士章仇太翼等四人每人杖一百,沒收全部家產;以太子仆河東柳肅等為代表的*外圍官員數十人,被除官為民,永不敘用。至此,楊勇領銜的*成為過去式。

政治鬥爭是血腥無情的,既然站錯了隊,便應該有站錯隊的覺悟,天下沒有不冒風險便能官居一品的大好事往你頭上掉。*基本上被清理一空,死的死貶的貶再也成不了氣候。但是*中有一個人卻在這場風波中生存了下來,並且還升了官。這個人叫做柳述。

柳述,字業隆,河東解人,門閥世家出身,世代官居顯要。柳述因為其家世高貴,與楊堅的女兒蘭陵公主結了婚,而蘭陵公主與哥哥楊勇的關係非常不錯,加之他年輕時曾經做過楊勇的侍衛,因此柳述便毫無懸念的上了楊勇的賊船。柳述與其他投靠楊勇的官員不同,他與楊勇的關係是合作關係而不是依附關係,如同楊素與楊廣那樣,因此在楊勇的“七宗罪”中他沒有得到出場的機會,因而未受到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