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對日子不如選對人(2 / 3)

歲月在這個小縣城裏斑駁脫落,當年那曾經光鮮的愛情漸漸被生活的瑣碎銷蝕得瘦骨嶙峋,幸福變得遙遠而疏離。在一個黯然神傷的夜晚,女兒忽然想起了母親的話:你們可以白頭偕老,但你不會幸福。母親最初是怎樣洞若觀火般地明了他不能給予我幸福呢?女兒開始後悔起來,她突然有了想見母親的衝動。

女兒身心疲憊地回到母親家裏,看到母親的那一刻,她淚雨滂沱。母親平靜地問了幾個問題:是不是他愛另一個人比愛你更深切?女兒點點頭。是不是他總是站在那個人的立場上而置你的感受於不顧?女兒又點點頭。是不是他對那個人言聽計從總是讓你受盡委屈?是的。那個人讓你怨恨讓你妒忌卻又無可奈何?是的。那個人就是他的母親,對嗎?

女兒疑惑地看著母親,她想不出母親怎麼會未卜先知。"媽,你怎麼會知道?"母親歎了口氣,說:"你父親也是獨子,由於我和你祖母間婆媳關係的衝突,導致了夫妻關係的惡化,使原本麵對麵的兩個人,不得不變成背對背,從我這麵鏡子中我看到了幾年後的你。一個和自己親生母親都無法溝通的人,我不知道她又如何去麵對一個守寡幾十年,心理也許有陰暗麵的婆婆,這也是我竭力反對你與他交往的原因所在。"

"媽,我想離婚。"女兒說。

母親一言不發,拿起一個橘子,遞到女兒手裏。看著女兒剝下橘皮,扔在一邊,說:"我們想要的、想吃的僅僅是那金燦燦的橘瓣,可是橘皮和橘瓣卻是作為一個整體出售的,無論你願意與否,它們總是緊密聯係在一起的。就像婚姻,不單單是要和你喜歡的人結婚,還要顧及他們所有的社會關係。婚姻的質量不是由婚前愛情的指數決定的,它往往取決於你與他家人相處的態度。"母親拍拍女兒的手,"如果你還愛著他,就學著去接納他的家人,學著包容忍讓。"

在婚姻中失敗的男女,總是抱怨找錯了對象,其實一開始就沒有弄明白,在選擇愛情的同時,也就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和一種生活背景,是這種背景下的生活方式中的瑣事,決定了婚姻的和諧,使婚姻變得心灰意冷精疲力竭的。與其說是明火執仗的外敵入侵,不如說是家庭裏繁瑣小事的糾纏。許多人以為婚姻簡單的隻是嫁給一個人,從沒有想到還要嫁給那個人身後的背景,最後使相愛的兩個人無奈地揮手作別。

愛一個人,就要愛他的全部,包括他的優點和缺點,包括他的家人和朋友,包括你不喜歡吃的橘皮,包括屬於他的一切。

合適你的就是最好的

選擇適合自己的對象去愛,比用什麼方式去愛重要得多。可惜大部分的人,都是花了太多的心力在調整愛的方式上,直到有一天,弄到精疲力竭、走到無言以對時才發現:所有關於愛的努力,都必須建構在適合自己的對象之上,才會有意義。

愛上不對的人,所有的努力雖不至於完全白費,但一定會在歲月中變成一種遺憾、一聲喟歎!

孕育愛情,就像栽培植物。不同的植物,所需要的陽光和水分都不一樣,搭配的土壤和養分也不盡相同。

假使你一心一意要開出滿園繽紛的玫瑰,必須先有心理準備:澆水、修剪、施肥、讓它能照到適度的陽光......都得按部就班來,不可偷工減料。

很多人一直談不出好戀愛的原因,是不肯麵對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當然也就不清楚真正適合自己的對象,應該具備哪一種性格上的特質。懶人雖想要種玫瑰,卻每天抱怨玫瑰不開花。不用算命也知道他們八字不合,天天有的吵!

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人,也便是擁有了人生的幸福,但是幸福的標準因人而異,不必羨慕別人。

在經營愛情時,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對象。第一步就是要認清自己的特質,並且描述自己人生的遠景。決定想要開始戀愛的時候,我們多半忘了看自己,隻把眼光用來打量對方。對方也許真的很好,但不一定適合自己;對方也許並不完美,但難道自己就沒有缺點嗎?

選一個適合自己的人來愛,雙方都會活得輕鬆自在、愛得幸福愉快。所謂適合自己的人,絕對不會是最完美的、或條件最好的人,但卻是最能分享人生遠景、並且隨時有行動力的人。

人生的花圃,不一定要有滿園的玫瑰才會色彩繽紛、處處飄香。別把自己的幸福,設定成為和別人一樣標準化的圖像。

不同的土壤、不同的養分、不同程度的陽光和水,適合栽種的花卉也都不同,薔薇、百合、茉莉、紫羅蘭......各有不同的風姿和芬芳,隻要你用心去栽種培植,都會有所收獲。就算發現自己的心田完全不適合種花,隻能種樹,你還是可以在"綠蔭也有綠蔭的幸福"中自得其樂。

我們會認識很多人,各種各樣的,我們會喜歡誰?沒有絕對好或者絕對不好的人,適合你的人,才是你要的人。相處真的是很重要的學問,而且不是靠讀書考試就能得滿分的東西。他很好,但是真的不適合你。

而這個問題上升到了婚姻的高度,我們更應該慎重對待。

如果做好了準備要走進婚姻的殿堂,希望你還是好好考慮一下,我認為婚姻中最重要的是兩個人的人生觀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