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幾歲必知的感情經營之道
不要隨便對女性下達命令
既然說到"命令",首先有必要了解下達命令的背景。下達命令時,通常有一定的要素--從背景說明到注意事項、指定人選的理由、目標、完成方法、報酬等。
並非一定要完全遵照這個命令模式,不過,務必讓接受命令的一方對這些事項有相當程度的了解。隻有在對方心服口服的狀態下,命令才可能被忠實地執行。
不過,權力欲很強的男性,往往會省略掉應有的程序,不說明背景因素,隻簡單交代一聲"好好做"。如此,就算謙恭有禮地說:"請你去做。"也還是無法讓對方明白為什麼是"自己"去執行這個命令,不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有何意義,內心必定會有所反抗。
所以,對女性下達"命令"時,至少不可疏忽下列三項內容:
背景說明--當然包括為什麼要選中她來完成任務的那些"中聽的話";
傳達命令的內容--最好有如何完成命令的具體建議;
慰勞和感謝的語言--"由於這種情形使我相當頭痛,這一次又得辛苦你了?你能幫我做這件事嗎?"
雖然如此,在家裏,丈夫也不可以隨意對妻子"下命令",不管是自己"官大",還是自己"掙得多",妻子畢竟和你是平等的。現在的社會不是過去那種對女人要求"三從四德"的封建社會了。盡管男人們可能很愛自己的妻子,但在細微之處有時也難免露出"大男子主義"的痕跡。
比如,如果丈夫對妻子說:"你給我把衣服洗了。"這就是"命令"式的語言。實際上,現代化的社會,都用洗衣機洗衣服。像這種話不妨改成,親愛的,幫幫忙,幫我把那些衣服洗了吧。
在單位也是如此,公司的任何指令都有其一定的機密性,基於種種考慮,如果需要女同事做什麼事,很多男人往往都會省略掉背景說明,隻以"辛苦你了!希望你這麼做"一句話進行簡單交代。
如果真的以這麼簡單的一句話交代任務,不管你當時的態度多麼謙恭有禮,就算是以私人立場請求對方幫忙,也會引起女性極大的反感,認為你"瞧不起女性",當然是不會愉快地接受命令。
慰勞的話對女性絕對不可省略。但是,老是說"辛苦你了",效果會漸漸淡化,反而讓對方產生"隻會派些苦差事給我"的感覺。
一般男性在拜托女性做事時,要他們開口說出像下麵這樣的話,似乎比登天還難,可是這些話的效果卻偏偏很大!
"我知道這件事並不容易!"
"讓你在百忙中還得抽空幫我,實在抱歉。"
"對不起,又要麻煩你了。"
"我隻能依靠你。"
"下一次好好補償你。"
隻不過簡簡單單一句話,就已經明白表達出自己的慰勞之意了。老是重複同一句話,對方聽了也會覺得膩煩,所以表達慰勞之意時,不妨想些新鮮詞句。
有位男士每次打高爾夫球時,一定會摘些高爾夫球場上不知名的花草做裝飾。多數女性一聽到這種事,一定會認為這位男士是個"十分溫柔的人"。這類型的男性不論做什麼事,都比較占優勢。
對花、小鳥、寵物溫柔嗬護的行為,最能感動女性。盡管對花鳥細心嗬護,不見得對人也會如此,但是,在女性的心裏,總是認為對花鳥溫柔嗬護的男性自然也會對自己百般嗬護。因此,想要打動女人心,不妨從嗬護小動物的形象做起!
問題是,男性很小就被諄諄訓誡"要像個男人",所以,在感性方麵的表達,很自然地會流露出笨拙的樣態。不過隻要稍稍修正一下軌道,一樣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
和女同事一塊兒去吃午餐,途中經過公園時看見一隻被丟棄的貓,這個時候,大部分的女性都會流露出同情心。
"啊!你看你看,好可憐哦!"(隻不過是隻貓嘛!)
"它一定餓壞了!"(何以見得?它肥得很哩!)
如果此時在一旁的男性還說:"別理它!好髒!""我們走吧!"一定會被視為冷酷無情,說不定還會被納入"拒絕往來戶"的黑名單裏。其實,隻要說句"它真的好可憐",就可以將自己的心情轉換成女性的立場,一定可以博得對方的好感。
吵架是婚姻必修課,吵架也是一門藝術
俗話說:"誰家的煙囪都冒煙。"即使是最恩愛的夫妻,相互間也難免發生爭吵。一般口角,吵過之後也就完了,但是,如果爭吵起來不加控製就可能激化矛盾,引出意想不到的壞結果,所以,夫妻爭吵有必要控製好"度",即使在最衝動的情況下也不要超越這個界限。
這裏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揭短
一般說來,夫妻雙方十分清楚對方的毛病和短處。比如,對方存在生理缺陷,個子小,不生育,或有過失足等。在平時,彼此顧及對方的麵子而不輕易指出。可是一旦發生爭吵,當自己理屈詞窮、處於不利態勢時,就可能把矛頭對準對方的短處,挖苦揭短,以期製服對方。
有道是"打人莫打臉,罵人不揭短",人們最討厭別人惡意揭短,這樣做隻會激怒對方,擴大矛盾,傷及夫妻感情。
2.不翻舊賬
有的夫妻爭吵時,喜歡把過去的事情扯出來,翻舊賬,拿陳芝麻爛穀子做證據,曆數對方的"不是"和"罪過",指責對方,或證明自己正確。這種方式也是很愚蠢的。夫妻之間的舊賬很難說得清。如果大家都翻對自己有利的那一頁,眼睛向後看,不但無助於解決眼下的矛盾,而且還容易把問題複雜化,使新賬舊賬糾纏在一起,加深怨恨。夫妻爭吵最好"打破盆說盆,打破罐說罐",就事論事,不前掛後連,這樣處理問題,才容易化解眼前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