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脈累積,首先讓自己成為一個討人喜歡的人
不當眾指責他人的過錯,他人會由此尊重你
美國《讀者文摘》發表過一個《第六枚戒指》的故事。
那是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有位17歲的姑娘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在高級珠寶店當售貨員的工作。在聖誕節前一天,店裏來了一個30歲左右的貧民顧客。他衣著破舊,滿臉哀愁,用一種不可企及的目光盯著那些高級首飾。
姑娘要去接電話,一不小心把一個碟子碰翻,6枚精美絕倫的鑽石戒指滾落到地上。她慌忙撿起其中的5枚,但第6枚怎麼也找不著。這時,她看到那個30歲左右的男子正向門口走去,頓時意識到戒指被他拿走了。當那男子的手將要觸及門柄時,她柔聲叫道:"對不起,先生!"
那男子轉過身來,兩人相視無言,足有幾十秒鍾。
"什麼事?"男人問。他臉上的肌肉在抽搐,再次問:"什麼事?"
"先生,這是我頭一回工作。現在找個工作很難,想必您也深有體會是不是?"姑娘神色黯然地說。
男子久久地審視著她,終於一絲微笑浮現在他臉上。他說:"是的,確實如此。但是我肯定,你在這裏會幹得不錯。我可以祝福你嗎?"他向前一步,把手伸給姑娘。
"謝謝您的祝福。"姑娘立刻也伸出手,兩隻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姑娘用十分柔和的聲音說:"我也祝您好運!"
男人轉過身,走出門口。姑娘目送他的身影消失在門外,轉身走到櫃台,把手中握著的第6枚戒指放回原處。
這真是巧用暗示,兩全其美。遇到這種事,一般來說,即使不大喊抓賊,也會著急而嚴厲地質問對方,執意追查。但她並沒有這樣簡單地處理,而是彬彬有禮,巧用暗示,很照顧對方的情麵。那男子也很珍惜沒有露醜丟臉,非常體麵地改正了自己的錯誤。
記住,永遠避開正麵的批評是必需的。如果非得批評不可,我們不妨旁敲側擊暗示對方。正麵的批評,會傷害他人的自重,剝奪他人的自尊。如果你旁敲側擊,對方知道你用心良苦,不但會接受,而且還會感激你。
夏勃經過他的一家工廠,撞見幾個雇員正在抽煙,雖然他們的頭頂上懸著"請勿吸煙"的牌子。他沒有過去指著牌子說:"難道你們不識字嗎?"而是走過去,遞給每人一支煙,然後說:"老兄,如果你們到外麵去抽,我會很感謝你們。"員工便知道自己破壞了規定。
瓦納梅科每天都要到自己的店裏去一下。一次,一個顧客等在櫃台前,沒有人理會她。店員呢?他們正聚在另一個角落裏聊天嬉笑。瓦納梅科沒有說一句話,靜靜地走到櫃台後,自己動手接待了那位女士,把東西交給店員包裝後,便走開了。
這把店員搞得很不好意思,從此再沒也發生這樣的事了。
賈可布太太請了幾個建築工人加蓋房屋。開始幾天,每次她回家時,總發現院子裏很亂,到處是木頭屑。這幾個工人的技術較好,賈可布太太不想讓他們反感,便想了一個解決辦法。她等工人們離開後,自己和孩子們把木屑清理幹淨,堆到院子的角落裏。第二天早上,她把領工叫到一邊,對他說:"我很感謝你們昨天將院子清理得那麼幹淨,沒惹得鄰居們說閑話。"從那以後,工人們每天完工之後,都把木屑堆到院子的角落裏,領工也每天檢查前院有沒有維持清潔。
所以,永遠不要當眾指責他人,因為,被批評的人永遠隻會怪罪你,而絕不可能反躬自省、承認錯誤,我們所要批評、責備的人,不論其是否有錯,都將會執意強辯,為自己的行徑尋找借口,甚至惡言反撲。所以,如果你能巧妙地暗示別人的錯誤,就會收到奇妙的效果。你維護了他人的自尊,他人以後會因此尊敬你,你自然就成為受歡迎的人。
送一點讚美給別人,你的世界會一片燦爛
同在一家公司工作的小田和小雪素來不和,小田覺得小雪是在故意刁難自己,見了自己不是冷冰冰的就是陰陽怪氣的。小田想,這樣的人就是再聰明能幹,也沒人願意理她。
有一天,小田忍無可忍地對另一個同事琪琪說:"你去告訴小雪一聲,我真受不了她,請她改改她的壞脾氣,否則沒有人會願意理她的。"從那以後,小雪遇到小田時,果然是既和氣又有禮,不但不再說冷冰冰的刻薄話,反而有時還稱讚小田。小田向琪琪表示謝意,並驚奇地追問她是怎麼說的。琪琪笑著跟小田說:"我對她說:'有那麼多人稱讚你,尤其是小田,說你又聰明、又大方、人也溫柔善良。'僅此而已。"
一句簡單的讚美,就輕易地化解了兩個女孩子之間的矛盾,由此可見,讚美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如果我們能注意培養自己讚美別人的習慣,那我們在社交中一定會更受歡迎。
喜歡得到他人的讚美,這是人性的一個特點。我們很多人都喜歡他人讚美自己,就是自己對此過於吝嗇,對其他人一直沒有這種習慣,沒有意識到"讚美"二字的魔力--這兩個字不但讓別人高興,也讓自己獲得了無數的友誼和幫助--好像大家受了他人的讚美,都對他人有虧欠似的!
其實,不僅成人需要讚美,小孩子也需要大人的讚美,不信你向一位小女孩稱讚她長得漂亮可愛,或是她的洋娃娃很好看,看看她的反應如何?你也稱讚一位小男孩,說他長得很帥,說他的玩具槍好厲害,看看他高不高興?
成人看似心智成熟,其實需要讚美的心理並未消失,所以女孩子買了新衣服,總要問問女伴"好不好看"。如果說好看,她便樂了。男人呢?如果說一位年輕人長得又帥又酷,他保準高興;對中年人說他性格有味道,他也一定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