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求職時,小心高薪有陷阱
豐厚的薪酬是每個想要工作的人蒙昧以求的,一些人正是抓住人們的這一心理,打著各種各樣的招聘方式設下陷阱,誘惑這些人。社會上常見的高薪陷阱主要有招募機構式陷阱,推薦工作式陷阱,網上高薪招聘陷阱,以及明碼標價的高薪陷阱。
如果,你想花一分的代價,去換取十分的成果,那隻能注定你永遠也不可能實現。所以,我們永遠也不要祈求這個世界會平白無故地給我們太多。生命在於奮鬥,人生在於積累!不要好高騖遠,沒有誰一天就能吃成個大胖子。隻要我們每天都進步一點點,每月收獲一點點,每年累積一點點,日複一日,我們的生活定會慢慢豐盈起來。因此,我們在求職時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進行求職,而不應該一味的隻看薪資高,就一頭紮進去,陷入陷阱中。下麵就先介紹幾種常見的求職時的陷阱,及其識別方法。
1.招募機構式陷阱。
某省出現一家海員招募機構,他們在網絡上發布帶有優厚條件的信息吸引全國的大學生前來報名。應屆畢業生王某受其誘惑,變賣老家房本並以休學為代價前來到某省報名。
外麵都在宣揚大學生找工作難,所以小王想找點捷徑,於是到了大三他就開始在網上搜索高薪招聘信息。這家公司自稱是國家某局下屬的一家正式機構,負責為國家某局招聘海員,公司是在得到國家某局的認可、委派下開展工作的。按照規定,公司對定向委培生收費包括體檢費、教材費、住宿費、英語培訓費等費用,分學期繳費,其中如果是理工類專業應、往屆畢業生隻需一年專業學習一次性費用為34800元。
公司的招募條件十分寬泛,不受視力、身高等條件限製,隻要交夠學費就可以進行培訓成為海員。小王的個子比較矮,從小就自卑,但是招聘的老師說他這樣矮小的身材最合適當海員了,個子太高船艙裝不下。就這樣,小王越來越癡迷這次的招聘了。
在這家公司的網站上還貼有國家領導人到公司考察的照片,小王當時一下就被吸引了。而且公司保證:學員畢業後就是高級船員,可以直接跑日本韓國巴拿馬航線,年收入有4萬元至6萬元,同時還為學員上三種保險並發放住房公積金,總之不存在就業難的問題,這比國家公務員的工資還高。小王到達某市後,這家海員招募機構一名負責人千方百計想讓他趕快把錢交出來,小王開始覺得可疑,便沒有交錢。
其實,國家某局有關人員說他們沒有委派過任何公司進行招聘海員,他們也曾接到過全國很多地方的投訴,原來是一些騙子公司以國家某局的名義進行招搖撞騙。
這類騙術主要是利用了求職者急切渴看輕鬆獲得高薪職位地投機心理或者僥幸心理,通常是不問求職者地青紅皂白或者具體情況就斷然許諾能給高薪,讓很多應聘者怦然心動。這類騙術提供地職位都如同天上掉下來地餡餅,完全不需要個人付出努力就能獲得高薪回報。例如,某招聘廣告上寫著:星級飯店招聘男女公關經理,無需工作經驗,無學曆要求;底薪200元,月薪可達數萬元。這樣地招聘廣告往往是騙人或是讓人加進色情行業。有時候,求職者會接到類似於“某單位因業務發展誠聘業務人員,月薪1萬元以上,可兼職”之類地手機短信,要求應聘者在上崗前將一定數額地“押金”或者“培訓費”存到某賬戶。
2.推薦工作陷阱偽裝方式:這類陷阱主要存在於一些自稱是“職業介紹所”之類的地方,他們一般號稱能幫你找到或者推薦工作,隻需要繳納一定地費用。這些地方一般會主動出擊,要求幫你推薦工作,但是前提是你得繳納“推薦費”。例如,某天你在一個樓裏走,忽然走過來一人攔住你,問你要不要找工作,並表示某公司需要一名文員,一眼瞧過往,你地氣質和素質相當高,往應聘肯定沒問題。當你表示希看前往聯係應聘時,對方會要求你填寫推薦表,交了幾十上百地推薦費,然後遞給你一份“推薦信”。拿到推薦信以後,前往應聘,你往往發現推薦信並不起作用,或者,很多單位會直接告訴你,該單位根本沒委托這類職業介紹所來招聘文員之類地初級職位,或者目前根本不招聘這個職位。
3.網上招聘特別有風險,應聘者要多留心眼。在這些案件中,雖然犯罪嫌疑人精心準備騙局,但也存在很多漏洞,隻要細心發現,應當能夠避免。
對網上招聘信息的辨別。由於娛樂場所的工作具有特殊性,人員招聘不甚規範,犯罪分子通常利用應聘者的心理,發布虛假信息。可以通過娛樂場所的正規對外電話,而非犯罪分子留下的聯係方式進行谘詢,以辨明真偽。
對行騙者自報身份的辨別。犯罪分子通常分工負責,有的自稱娛樂場所負責人,有的自稱招聘人員,有的自稱應聘人員。可以要求其出示身份證明,或者通過與其細致交談,從細節處辨明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