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誠實守信能夠贏得客戶信賴
長久的成功的人際關係應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誠信既是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也是人際交往的根本。值得信賴是贏得普遍尊重和信任的通行證。維係人與人之間的情誼,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誠信。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的道德觀念和思想源遠而流長,自古以來就被中華民族所重視。誠信一詞由“誠”和“信”兩個單音字構成,許慎《說文》、班固《白虎通》以誠信兩字互訓,其含義既相區別,又緊密聯係。誠與信有著密切的聯係。誠是人內在的德性,信則是誠的外在表現。誠於中,必信於外。因此,誠與信聯結為一個詞,表述的是人們誠實無妄、信守諾言、言行一致的美德。誠信同時也可以作為一個道德規範,它要求人們誠實無偽、言而有信。千百年來,誠信一直是中華民族最基本的傳統道德要求,對於人際的協作和和諧產生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那麼怎樣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呢?良好的人際關係應該建立在什麼樣的基礎上呢?維係人與人之間的情誼,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誠信。全國人大代表、福建金鹿集團董事長張華安指出:“信用和信譽在市場經濟中具有真金白銀實實在在的經濟價值。”“誠信是一個企業的生存之根,根基不牢,樹倒房搖。”“失去了誠信,不是幾年就能補償回來的,也許一輩子都沒辦法再翻本!”從長遠的觀點來看,沒有品性就沒有財富。從長遠的觀點來看,沒有品性就沒有財富,我們華人之中也有做得非常出色的。李嘉誠不僅是財富超人,而且被譽為誠信超人。
香港超人李嘉誠,在創業初期資金極為有限。一次,一位外商希望大量訂貨,但他提出需要富裕的廠商作保。李嘉誠努力跑了好幾天,仍一無著落,但他並沒有捏造事實,或是含糊其詞,一切據實以告。那位外商深為他的誠信所感動,對他十分信賴,說:“從閣下言談之中看出,你是一位誠實君子。不必其他廠商作保了,現在我們就簽約吧。”
雖然這是個好機會,但李嘉誠感動之餘還是說:“先生,蒙你如此信任,我不勝榮幸。但我還是不能和你簽約,因為我資金真的有限。”外商聽了,極佩服他的為人,不但與之簽約,還預付了貨款。這筆生意使李嘉誠賺了一筆可觀的錢,為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由此,李嘉誠也悟出了“坦誠第一,以誠待人”的原則,並獲得了巨大成功。
“專業知識在一個人成功中的作用隻占15%,而其餘的85%取決於人際關係。”可見,商業交往中的誠信給企業帶來了難以估量的價值。而商業交往是人際交往的集體形式,個體交往中的誠信有時甚至能夠帶來生命的價值。
公元前4世紀,意大利一個名叫皮斯阿司的年輕人觸犯了暴君奧尼索司,被判處絞刑。皮斯阿司身為孝子,請求回家與老父老母訣別,再回來受刑,可始終得不到暴君的同意。就在這時,他的朋友達蒙挺身而出為他擔保,並表示:皮斯阿司如果不能如期回來服刑,自己願意代他受刑。這樣,暴君才勉強應允。
臨刑之期日漸臨近,皮斯阿司卻杳無蹤跡。人們都嘲笑達蒙:傻到竟然用生命來擔保友情!達蒙被帶上了絞刑架,準備受刑,人們都默默地注視著這即將發生的悲劇性的一幕。就在這時,遠方出現了皮斯阿司的身影。他在暴雨中飛奔而來,並高喊:“我回來了!”既而熱淚盈眶地擁抱達蒙,做最後的訣別。這時,所有的人都在拭淚。受到感動的暴君出奇地特赦了皮斯阿司,並表示:願意傾其所有來結交這樣的朋友。
所以,誠信是交往的基礎,是做人的根本。現在很多人都把交往的關注點集中在交往的技巧方麵。我認為,這是舍本逐末,緣木求魚,難以達到搞好人際關係的效果。誠信不足,雖技巧高超,終究不過是得一時之逞,難以保持長久的友誼。而以誠信為本,雖交往技巧不足,也可以交到真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