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網絡成癮是指個體反複過度使用網絡導致的~種精神行為障礙。症狀界定有七項標準,其中一項量化的指標是平均每天連續使用網絡達到或超過六小時,而且這種症狀達到或者超過三個月。
不知道你怎麼樣,但我已經成了神經病。同樣,頁麵、文本框、泉蟲,他們也和我一樣,無可救藥。
我每天上班八小時,必須麵對網絡,和人交流最方便的無非是QQ和MSN這兩種及時通訊設備。下班以後,回家第一件事情是打開電腦,從一個網站流竄到另一個網站,新浪、搜狐、鳳凰網這些門戶網站會去看一下,天涯、貓撲現在去得少了,淘寶、當當逛得比超市還頻繁。看看那些衛生部的專家,他們可能不需要到百度上搜索諸如“禦宅族”、“秋葉原”這些簡單的資料,但我一定得去豆瓣看看新書榜的評選進展到什麼程度了。
我估計,全國至少有2000萬人和我一樣,離開電腦就沒法生活了,難道我們都是神經病?
截至2007年12月,全球有12億網民,美國2.1億,中國1.62億,目本0.86億。
其實,2008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已經達到2.53億,而美國不會超過2.3億,實際上中國網民規模已經躍居世界第一位。
魔力之五:展望更舒適的互聯網
從約翰?馮?諾依曼發明計算機以來,人們總是希望計算機能多做一點、再多做一點,最好能像人一樣思考、工作。
計算機的能力確實很強,但它終究隻是一堆0和1組成的數字怪物,石田衣良很好心地賦予它生命,給予它智慧,最後把它推進曆史的洪流。
早些時候,大家打開瀏覽器,會老老實實翻出抄寫的網址,然後規規矩矩在鍵盤上輸入那串英文字母。到後來,會用雅虎了,我的媽呀,原來有這麼多網站,雅虎挺細心地幫你歸好類,不過還是不夠方便。
突然有一天,發現一個叫做穀歌的地方,想看什麼,在裏麵隨便一打就會列出一大堆目錄,有用得著的也有沒用的,有用沒用就得自己分辨了。試試看,在穀歌裏輸入自己的名字,看看有什麼驚喜。
更令人叫絕的是百度,不光能搜索網頁,還能聽歌、看電影、當百科全書用……這不,穀歌也不甘落後,這些功能一個都不許少。
網民們是幸福的,他們永遠不知道那一列網址後麵的艱辛。
CROOK這個搜索引擎,最後還是隻能出現在夢中,因為人們不需要一個能鑽到自己腦子裏啃食思維的機器蟲子。
魔力之六:亂舞到荷爾蒙溢出
沒想到,這還是一部從頭打到尾的小說。
阿陽是女兒身,卻被賦予最高戰鬥力,還屢屢讓她穿得火辣性感去和人搏鬥,可見作者的惡趣味。
很多影視作品都涉及地下黑市拳,內容無不怵目驚心、慘絕人寰。但在石田衣良這裏卻打得甚是可愛。
軍用格鬥技和拳擊、柔道、空手道、散打一一交手,結果不光贏在擂台上,連專職格鬥家都能撂倒。最滑稽的是白麵書生文本框,花20天時間練了幾下拳擊,竟然能假扮武林高手踹人家大營。
既然都知道這是假的,打得好看就行了,畢竟不是黃飛鴻不是霍元甲,隻是個一米六不到的女生和一個書呆子。
魔力之七:送給80後的21世紀童話
以上這六項,無論是滿足一個平凡小人物的幻想,還是讓禦宅族覺得“宅有理”,還是網蟲們在閱讀過程中產生了共鳴,都昭示了《秋葉原@DEEP》是一部童話這個不爭的事實。
童話並不是給小孩子看的,就像一開始所說,武俠小說是給男人看的童話,言情小說是給女人看的童話,而《秋葉原@DEEP》是給所有80後男男女女看的童話。
你或許不是缺乏理想、循規蹈矩的小人物,不是每天沉迷於動漫卡通的禦宅族,也不是一頭栽進網絡世界拔不出來的精神病患者,但你一定能在這部童話中找到屬於你的那一份感動。
我們是21世紀的領導者,同樣也被這個時代改造,順應時代產生的各種習慣、特質,都是合情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