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秋葉原@DEEP》的七大魔法程佳客
如果說武俠小說是男性的童話,言情小說是女性的童話,《秋葉原@DEEP》是誰的童話呢?
六個年輕人,一起創業打拚,雖然曆盡艱辛但終獲成功。這樣的故事聽上去是不是很老套?但這麼老套的故事,就是能夠讓讀者大呼過癮,它究竟有什麼魔力呢?
魔力之一:平民英雄滿足YY
在美國,最受歡迎的超級英雄是蜘蛛俠,其次可能才是超人、蝙蝠俠等。蜘蛛俠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他的平民化。
而秋葉原的六個年輕人,頁麵、文本框、大鼓、阿陽、泉蟲和達摩,就是東京1200萬人中普普通通的一群。但這六個人又身懷絕技,這就給了讀者遐想的空間。
說來好笑,英雄都是有些殘缺的。超人、蜘蛛俠不敢以真麵目示人,鋼鐵俠是個自大狂,綠巨人連人樣都沒有了。而秋葉原這幾個年輕人,也沒一個正常。
頁麵患有嚴重的口吃、文本框有潔癖並且怕女人、大鼓會不定期抽風、阿陽成天以為自己被人盯梢、泉蟲患皮膚病不能見光、達摩有自閉症不過總算好了。
如果這幾個人都能獲得成功的話,人人都可以鼓足幹勁大展身手了。
就是要讓你認為生活充滿希望、人生充滿挑戰。
現在社會,缺乏鬥誌、安於現狀的人十之八九,他們並不是沒有熱情、沒有理想,隻是熱情理想還不足以讓他們拋開一切去為之奮鬥罷了。
也罷,不奮鬥、不拚搏,還是可以看看小說,在虛構的想像中意淫一番。
魔力之二:直擊流行最前沿
在東京,如果說銀座是老頭子們尋歡的地方,六本木聚集了大批的西方人,新宿是購物的天堂,那麼秋葉原就是與時代尖端產業同步的地方。
在這裏,電子設備像豬肉一樣被按斤吆喝,高科技產品比過氣明星貶值都快。
《秋葉原@DEEP》中還在用P4處理器,擱到現在就是被踢來踢去的球,花半個小時,能在街上撿出一套設備來,自己回家攢去。
動漫是日本另一個支柱產業,而秋葉原則是全世界動漫迷們心目中的聖地。想買個手辦嗎?你能想到的動漫周邊產品,秋葉原應有盡有。要是逛累了,還能在主題動漫吧裏歇歇腳,除了喝杯咖啡,那些漫畫雜誌也是隨便看,不盡興不歸。
去年到東京出差,被好些人要求去秋葉原買個模型作紀念,結果病得一塌糊塗,哪兒都沒去成。
書中瘋狂熱愛動漫的美國佬,說明這種文化不僅僅侵入中國,也已經滲透到世界各地。
魔力之三:宅男宅女很滿足
禦宅族,指的是那些過度沉迷於某種事物,比如動漫、遊戲,而不去接觸其他的東西,完全封閉於自己的世界中,並且非常滿足的人。男的叫宅男,女的叫宅女。還有腐女、幹物女等一係列衍生,是個龐大的家族。
隨著動漫、遊戲、互聯網的滲透,一大群男男女女發現現實社會是多麼可怕,人與人交流簡直要了他們的命,幹脆足不出戶,待在家裏想幹什麼幹什麼,豈不美哉?
看過一則新聞,說的是四川一個宅女,成天窩在家裏的沙發上看電視,由於長期不動,導致腿腳開始潰爛。而她怕家裏人發現,天天用被子、靠墊等物品蓋住自己的腳,還用保鮮膜包住,防止異味透出。結果還是沒包住,家裏人聞著不是味兒,才發現女兒兩條腿已經異變。醫生說,腳已經完全報廢,生命都有危險,這個宅女索性也不看病了,回家繼續包腳,生死未知。
盡管有這種悲劇發生,禦宅族的數量還在增加,他們用一些奇怪的言語溝通,創造了一些全新的詞彙,並且打算把“宅”這個精神發揚光大。
在《秋葉原@DEEP》中,幾個年輕人都很宅,他們平日裏就很少出門,出門也是直奔喜愛的電玩店、動漫屋、COSPLAY吧等宅男宅女聚集的地方。他們高聲喊道:“我們雖然很宅,但是我們也能改變世界!”
誠然,這隻是小說,但是已經陷落的宅男宅女分不清現實和虛構,他們也以為再也不需要出門。
魔力之四:我們都是神經病
2008年11月22日,由總後衛生部組織、北京軍區總醫院牽頭製定的《網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通過專家論證,“網癮”首次被列為精神病治療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