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奉孝都離開了曹操,是因為他做的事情和我們當初相約匡扶漢室的理想背道而馳了,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奉孝也試過改變他的想法,但是曹操依然賊心不死,所以奉孝才會失望地離開,來到這裏。“”
郭嘉聞言便道:“就是公台所說的那樣,我們都想著匡扶漢室,而曹操卻想著自立為王,當年的理想已經破滅,無奈之下隻好離去,現在來到遼東是因為和公台能夠堅守初心匡扶漢室,也希望能和將軍共同進退。”
粗大漢聞言,便朝著郭嘉雙膝下跪,正色道:“我也跟隨曹操很久了,當年曹操屠城,把我的親屬都殺光,我堂叔的妻子也被他欺淩,當年的知遇之恩早已在十年前以命相報,恩怨兩清,後來慶幸得到恩公的搭救,才能活到今天,我的命就是恩公的,恩公要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
郭嘉聞言,亦忍不住哭泣,雙手扶起粗大漢,三人再度感慨。
原來,這位謀士便是曾經棄城跟隨曹操,後因曹操殺了呂伯奢之後,便棄曹操而去,投奔呂布的謀士陳宮!
當日呂布因聽信婦人之言,不從陳宮的計謀,被曹操水淹下邳城而導致兵敗,郭嘉就第一時間找到了陳宮,跟他說出了自己的謀劃,讓陳宮帶著高順先逃往遼東等他到來,而呂布則命喪白門樓。
當初陳宮對郭嘉的言論是嗤之以鼻的,但直到郭嘉告訴了他一個秘密,才半信半疑地匆匆出逃,在遼東輔助一位叫做“無麵者”的大將,暗地裏招兵買馬,以待郭嘉的到來!
這位無麵者,便是眼前的粗大漢!
曾於一場戰火之中生命垂危,得於郭嘉相救,因受郭嘉的救命之恩,並得知郭嘉所言的秘密之後,便隨同百姓逃出城外,因為那場戰役一場大火,臉部完全毀容,來到遼東之後,聽郭嘉的建議,隱姓埋名,於是便有了“無麵者”這個名字。
無麵者得知陳宮和高順都是郭嘉勸導而來之後,這位粗大漢也像是有了主心骨一樣,隻管聽從陳宮的分配,對高順在短短時間內所調配訓練出來的“陷陣營”更加是嘖嘖稱奇,該“陷陣營”鎧甲兵器都精練齊整,嚴守軍紀軍備嚴整且作戰時相當勇猛。
因為高順的到來,求賢若渴的公孫度十分欣賞高順的陷陣營,所以特意傾斜資源給高順,讓他訓練一支陷陣營出來。而高順則選擇在遼遂縣周邊安營紮寨,並把陳宮與無麵者安置於軍中。
無麵者和高順在陳宮的出謀劃策下,逐漸兵強馬壯,部隊已有一萬餘。
“曹賊心術不正,我早已察覺,所以棄之而去,之後也未得明主,隻好共事呂布,隻可惜呂布這廝隻有匹夫之勇,聽信婦女巧言,才落得如此田地,如此猛將實在可惜!”陳宮搖頭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