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7年,曹操聽取郭嘉的遺計平定遼東。
平定北方之後,曹操便帶兵回了冀州,命人把郭嘉的靈柩送回許都安葬。
但是,曹軍上下卻不知郭嘉並未死去,靈柩內不過是一頭死豬!
在曹操大勝班師柳城之時,易城城門悄然打開,一輛馬車匆匆忙忙地出城往東而去。
車上坐著一個書生模樣打扮卻又不修篇幅之人,正在沉思,一臉神傷、五味雜陳的樣子,但看著手中緊握著的衣帶詔,眼神卻又無比的堅定。
此人便是曹操北征的最大功臣,郭嘉,郭奉孝!
原來,曹操征討遼西時,郭嘉故意托病不出,得知曹操獲勝後,便詐死,寫下遺書,獻計曹操,讓其兵不血刃平定遼東,其意一來是在保存遼東的實力,二來避免兩軍交戰暴露了自己的秘密。
而在曹操還在按照自己的計劃等候公孫康差人送來二袁首級之時,郭嘉早已安排心腹布置自己的喪禮,並偽裝百姓混出城外,在趕往遼東郡遼遂縣的途中......
此刻他正在回想起在官渡之戰前,與荀彧、荀攸那一場秘密的討論....
荀彧道:“我跟隨曹公的時間最久,自從大破董卓以來,天下英雄恐怕隻有曹公可以匡扶漢室,我也為漢室盡心盡力,出謀劃策,但是沒想到的是曹操勢力越來越大了,恐怕是想要自立為王了。”
荀攸也擔憂地說道:“文若說得對,接下來大戰袁紹,如果贏了,曹操的聲勢必然壯大,此時的曹操兵強馬壯,如果他要背叛朝廷,那麼就沒有人能夠製衡他了。”
“公達、奉孝你們兩個都是因為我才會來輔助曹操的,我們都是食漢祿,感漢恩,也在全心全意保住大漢的江山,但是現在曹操已經萌生了自立為王的想法,與我們當初匡扶漢室的理想背道而馳,我們應該早點做出應對,奉孝,你覺得怎樣?”
郭嘉思索了一會,便沉聲道:“我自從效力曹公以來,和他相談甚歡,也能得到他的重用,實在不想在這個時候離他而去,你們說得有道理,但是我還是願意相信他可以不忘初心,共扶漢室的,但是如果戰勝袁紹之後,他還是執意要自立為王,我也自有安排,你們放心吧!”
“奉孝言下之意,是想要幫助曹操戰勝袁紹,壯大他的勢力嗎?”荀攸皺眉。
“如果真的是這樣,以後曹操羽翼豐滿,再想對付他,就很難了!”荀彧亦感歎道。
“文若、公達無需多慮,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勸阻曹公,及時回頭才是良策,昨天天子召見我,我就已經有了應對之策了,此計進可攻退可守,你們相信我就行了,我郭嘉生為漢臣,死為漢鬼,絕無二心!”
荀彧和荀攸見郭嘉如此篤定,亦不再多說,隻好作罷,唯有相信郭嘉。
直到眾人協助曹操大敗袁紹於官渡後,郭嘉明顯感受到曹操自立之心昭然,便心灰意冷地謀劃著如何離開曹操。
於是便在曹操征烏桓時,托病不出 ,亦按照原定謀劃,詐死遺計定遼東。
此刻正在馬不停蹄地趕往遼東,重新開始他的理想。
數日後,遼東,某一軍帳外。
郭嘉看到營帳內正在審閱公文的身影,不禁思憶萬千,這位可是著名的謀士,曾經和自己交手過幾次都不落下風,甚得郭嘉欣賞。
時隔八年了呀!
再次見麵,百感交集!
郭嘉環視四周,此處軍營的布防,以及士兵精神狀態,以及身體素質都能彰顯出這一支勁旅的威風。
郭嘉微笑著點了點頭,表示十分滿意。
負責守衛士兵看到郭嘉的到來便上前質問郭嘉。
郭嘉笑而不答,用手指了指營帳中那道忙碌的身影。
眾士兵雖然一臉疑惑,但還是派了一人進去通報。
不一會,帳簾掀開,裏麵走出一人,兩鬢已生白發,麵容雖然略顯疲倦,但雙目仍然炯炯有神。
當他看到郭嘉的時候,瞬間愣住了,下意識地揉了揉眼,隨後快步迎了上去。
“奉孝,果真是你,下邳之後,可別來無恙?”
郭嘉亦快步上前,搭著一雙顫抖的手,兩人對視一眼,便走進了營帳中。
“奉孝今夜到來,恐怕是曹操想要自立為王了,而失望至極了吧!”
郭嘉長歎一口氣,緩緩地點了點頭。
“我當年棄城追隨曹操也是相信他的為人,也知道以他的才幹是能夠匡扶漢室,平定天下的,隻是沒想到他的品行實在令我感到失望了,也隻好離他而去了。”
郭嘉正欲回答,忽然帳外風風火火衝進一位粗大漢,進門就激動地問道:
“可是恩公到來?”
郭嘉看到來人,便笑著道:“將軍,可別來無恙?”
三人一陣寒暄過後,那名謀士便問道:“將軍可知奉孝為何而來?”
大漢搖頭。
那謀士便說道:“與你我一樣,亦因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