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林中夜話(2 / 2)

“那董淮陽為人大奸似忠,乃是梟雄之材,這裏麵的情形頗為複雜,你長久呆在這小鎮上,也難怪你不清楚,還是為師給你講一段武林軼事吧!”高先生抬起頭來,凝望著林外的黑暗呆呆出神,似乎沉侵在往事當中。

“我本來也算是個武林人物,年輕時候獨闖江湖,曆覽天下名山大川,會遍天下成名高手,總算闖下了個微名,人稱‘書儒書中奇’,自以為行俠仗義。到那裏別人都恭恭敬敬,很是得意。有一次,我來到長安,夜宿客棧。半夜之時卻突然聽到夜行之聲,心中以為又是那家小毛賊,本想再做一件好事。哪知前麵夜行之人卻是輕功了得,為師追了半天也沒追上。”

胡不凡聽了卻是吃了一驚,他雖然沒聽說過“書儒”的名頭,可是卻素知先生為人的,也見過他剛才的輕功,他沒追上之人,那肯定是武功非同小可。

就聽高先生繼續說道:“沒想到那人卻早已發現了我,引我至一座高大的屋子頂之上,我倆便交上了手,這一照麵我認出來,此人乃是我師門的一個對頭,於我師門關係甚大,名叫郎無邪,慣於采陰補陽。他曾於洛水之上見玄龜而妙悟出一套又修的法門,名叫《陰陽大樂賦》,乃許多人都向往的至寶。不過此人武功極高,所有找上他的人都沒見活著回來,聽說此人已久不在江湖上走動,沒想到這次卻讓我碰上。”

“我那時自視甚高,久在江湖上,也是旱逢敵手,不過同這人一比,卻是頗有不如,。那人的內力招式倒還罷了,但是耐久力卻是驚人,我倆大約戰了數百來個回合,卻絲毫不見衰竭。時間一長,我終因後力不繼,便被他一掌擊中後心,從屋頂上滾了下去,頓時就昏迷不醒。”

“等到我醒過來之後,我發現正躺在一張大床上,旁邊有個青年正在看書。我當即上前磕謝救命之恩,那人卻讓我安心靜養,後來我才知道人家姓羅,乃是朝中的右驍衛大將軍。我在人家家裏養了差不多一個月的傷,跟那人一見如故,遂成為摯友。兩人整天談文論武,日子過得極為快活。一日,我發現我羅兄弟眉頭緊鎖,長噓短歎,連忙追問,羅兄弟告訴我,朝中李林甫上台以後,排擠賢能,同期的張九齡、李適之等人都被排擠,陛下被蒙蔽,他打算聯合眾位大臣一同上奏,彈駭李林甫。我當時笑他籲腐,他是武官,這些事本不關他的事。但我羅兄弟卻堅持已見,他當時派了他的最為心腹的親信去給尚在襄陽的威王李清送信,隻有威王在陛下麵前才有說話的威信。你道當時我羅兄弟的親信是誰?”

“難道是董淮陽不成?”胡不凡順口答道。

“不錯,正是,”高先生看了胡不凡一眼,點了點頭,又道:“那董淮陽參軍以後,一直在我羅兄弟帳下聽用,也曾經幾次救過我羅兄弟的性命,是當時他最信任的人。可就是這個最信任的人,卻把信送至了李林甫的手中。於是李林甫捏造了個罪名,要將我羅兄弟滿門送至大獄。我得知這個消息後,當即夜闖天牢,我羅兄弟卻死活不肯跟我出來,他言道羅家自從太宗時開始就一直效忠朝庭,決不肯逃亡做欽犯,後來他托我一件事,他有一雙兒女,托我照顧,卻交代我不得找董淮陽報仇。”

“卻是為何,憑先生的本事,那董淮陽很難逃出先生的掌心。”胡不凡接口問道。

“唉,我羅兄弟道,當年在戰場上,欠他一條命,就當是還給他,關於報仇一事,就交給他的兒子,於是我從天牢裏帶走了他的兒子,托於我師弟照顧,但多方打探,卻找不到我羅兄弟的女兒,一連找了好幾年,最後,我才在襄陽此地定居下來。唉,我實在是有負羅兄弟所托啊”

“先生,你也別太自責了,這事怪不得先生,說不定,那小女孩還在人世,總有緣能遇到的!”胡不凡勸道。

“我也曾經好幾次探過董淮陽的府邸,卻始終沒有消息,那董淮陽卻是勢力越來越大,我也好幾次想下決心將他除掉,卻一直在等我羅兄弟的兒子出現,想來前些天的刺客就是他吧,真該去見見他。”高行生歎道。

豔紅的火光照在高先生那張醜臉上,兩人都默不作聲,各自想著自己的心事。

不知何時,胡不凡靠著火堆就睡著了,一陣春寒把他從睡夢中驚醒,一骨碌爬起身來,見春陽已升得老高,火堆已經熄滅,身旁的露珠弄得身上潮潮的,樹林裏薄霧蒙蒙,身邊的高先生卻不見了。

他正想高聲喊叫,卻見身旁壓著一把折扇,地上還有幾個字:我走了,好自為之。胡不凡玩了玩手中的折扇,發現裏麵有些機關,能射出扇骨針,原來是件防身的物什,於是就順手就收了起來。

他爬上山坡,看了看這周圍的山山水水,無限的依戀轉過身去,一步不停地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