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為什麼匠藝式演員不是走近設立在舞台上的那個房間,而是在戲劇舞台上進行‘表演’,從舞台的高度向成千的觀眾展現自己。
“到底應該怎樣避免在全世界各個劇院中普遍存在的歪曲人類天性的現象呢?怎樣遠離那些粗劣的偽造、匠藝式和刻板的模式呢?人們甚至企圖用這些粗劣的偽造、匠藝式和刻板的模式來代替舞台上按照天性的規律自然而然地下意識創造出的東西。
“我們擁有一種手段——心理技術。
“那些在生活中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情,在舞台上卻經常需要心理技術的幫助。心理技術教會你們有意識地、合乎邏輯地完成有機過程每個階段的所有瞬間,這其中也包括交流的過程。在這種情況下,當這一過程不是自然而然下意識地形成時,就不得不有意識地按照我們天性的規律,合乎邏輯和順序地排列這些個別的瞬間。如果這些工作不是在形式上的、表麵的,而是借助於內心的暗示、放光和受光進行的,那麼演員就能使自己接近真實。
“但是,如果這一切都是違背所有的自然規律而進行的,那就是不幸的。這個時候,你們會不可避免地走上謊言、做作和匠藝式的道路。讓我們繼續勤奮地研究天性的規律,並且有意識地關注其完成情況。當交流過程不是自然而然、下意識地形成時,這一號召是屬於交流過程的。
“直到現在,我們還在進行交流過程中個別瞬間的研究工作。現在,我們所關注的是,如何從這些瞬間形成一係列的階段,而一係列的階段又怎樣構成交流的有機過程。
“演員走進舞台房間的那一瞬間,觀察所有在場的人,判斷周圍情況選擇對象這一切構成了交流有機過程的第一階段。
“接近對象,借助引起對象注意的行為,或者借助驚訝的語氣來吸引對象的注意等等,這一切組成了我們所感興趣的有機過程的第二階段。
“用眼睛的觸角探測對象的心靈,使這個陌生人的心靈準備好更加輕鬆和自由地接受思想、情感和見解。而這些瞬間構成了有機交流的第三個階段。
“借助於放光、聲音、語言、語調、適應,將自己的視像轉達給對象;希望並且試圖促使對象不僅聽見、明白,還要用內心的視像看見交流主體轉達的東西是什麼,也要看到交流主體是怎樣轉達那些東西的,而這些瞬間構成了交流有機過程的第四階段。
“對象的回應,雙方內心潛流的放光和受光的交替,這些瞬間構成了交流有機過程的第五階段。
“每一次在舞台交流中都應該遵循這五個階段。”
“這個任務很難。”我說。
“我會向你們證明,這並不難。首先,發生在交流之前的有機過程是合乎邏輯和順序的。正如你們所知道的,邏輯和順序帶領我們接近真實,而真實則帶領我們接近信念,這一切一起構成‘我就是’,激起創作、機體的天性和下意識。”
“有機過程的五個階段說起來很容易,但是您嚐試掌握看看!”同學們說。
“讓我們一起試試吧!”阿爾卡季·尼古拉耶維奇建議。“納茲瓦諾夫,去走廊裏,過一分鍾再回來,猜一猜那時您所看到的我們都處於什麼狀態。”
之後有人告訴我,我剛一出去,托爾佐夫就悄悄地和所有人說:
“可憐的納茲瓦諾夫!他現在還不知道,他就要離開學校了,因為有人會叫他離開莫斯科。”
“什麼?納茲瓦諾夫要離開學校?”同學們都湧向阿爾卡季·尼古拉耶維奇。
但是他還沒有來得及回答,我就已經回到了觀眾席。
一陣沉默,在這段沉默的時間裏,那些相信了這段虛構的消息的人避免目光與我相遇,而另一些人了解這是托爾佐夫的伎倆,他們微笑著,看著我。
“真見鬼!發生了什麼事,真讓人無法理解。”我盯著每一個在場的人說。
“太好了!吸引對象注意、尋找交流對象的瞬間自然而然地出現了,並且構成了交流過程的第一階段。您盡量想要用眼睛的觸角穿過所有在場的人,希望了解他們的狀態。您是否了解我們現在的狀態這並不重要,而重要的是,您想方設法想要感受它。”阿爾卡季·尼古拉耶維奇解釋了自己這一計策的意義。
“而說到第二階段:吸引對象注意,現在我來幫您完成它。我是您的對象,我的注意力已經被您吸引了。所以走近我,看著我的眼睛,盡力弄明白我的狀態。”阿爾卡季·尼古拉耶維奇命令我。我輕鬆地完成了他的命令。
“太好了!第三階段:試探對象的心靈也完成了!”當我的目光盯住他的眼睛時,阿爾卡季·尼古拉耶維奇高聲說。
“沒有完全完成,因為我還無法確定您內在的狀態。”我說。
“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您按照個人的意願喚起了和我內在的聯係,並且為交流準備好了基礎。
“但是,看起來這些任務並沒有之前想象的那麼難,您不用費力氣就激發了交流前的探索。這就意味著,您完全可以勝任這個任務。”托爾佐夫確定地說。
“在演出舞台上,麵對著舞台口的黑洞和成千的觀眾,這個任務對我來說就力不從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