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成功,成就事業的舍與得(1)(2 / 3)

他生在英國,長在美國,父母都是普通的教師,對他的管教非常嚴格。高中畢業後,他以優異成績升入普林斯頓大學。思想保守的父母,對他期待頗高,一直期望日後他可以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律師或政府官員。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他上大學後突然對表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確立了人生的目標——做一名成功的演員。

大學畢業那年,他身邊的同學大部分都去了醫學院、法學院或華爾街等精英彙聚的地方。當同學們詢問他的去向時,他高興地告訴大家自己要去好萊塢做一名演員。他的回答把在保守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同學們嚇壞了,大家都以為他異想天開。後來,他又把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告訴了父母,父母都對他這個冒失的決定表示極力的反對。

一個普林斯頓大學的高材生,怎麼能去跑龍套呢?不管別人的看法是怎樣的,他最終還是堅守了自己的夢想,孤身從紐約來到了洛杉磯,開始了自己的夢想之旅。

在好萊塢,因為生活異常的艱苦,他不得不到電影公司做幕後工作。第一年,他整天都忙著整理資料和調整燈光,穿梭於各個辦公室之間,有時還要幫老板喂魚、叫外賣,或者幫演員遛狗。那段時間,他窮困潦倒,一度連最廉價的房租都交不起,要靠父母接濟度日。後來,他甚至在會議室裏搭起了帳篷,靠洗劫公司的食品度日。

這樣的日子,讓他極為沮喪和失望。一天,他突然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混下去了,就激動地跑進了老板的辦公室,對老板大聲吼道:“你知道嗎?我想做的是一個演員!”老板吃驚地看著他,很是不解,以為他嫌待遇低,就對他說:“我剛接了一個廣播公司動畫片導演的工作,我希望你能來做我的助手,年薪4萬美元。”老板的話讓他更加失望,他選擇了離開。

此後,他開始為最初的夢想而奮鬥,尋找各種機會來兜售自己,參加各種各樣的麵試。那期間,雖然屢屢受挫,但他也得到了在《吸血鬼獵人巴菲》、《恐龍帝國》等劇集中客座表演的機會。再後來,他又出演了電影《人性的汙點》,並擔綱一個重要角色,與影帝聯袂表演,在劇中有不俗的表現。盡管如此,這離他的夢想還很遠。

直到一天,他接到了一個劇組的邀請,讓他去試鏡。由於在好萊塢各個工作間都已經混跡多年,所以在場的五十多個總監對他幾乎都有印象。那天的表演出奇的順利,他很快就拿下了這個角色。這部電視劇,就是經典的美國連續劇《越獄》。

而他就是飾演男主角邁克爾·斯科菲爾德的演員——溫特沃斯·米勒。

在10年間,溫特沃斯·米勒換了12份工作,經曆了400多次麵試,因為不斷地付出,他最終獲得了金球獎提名。世界上有很多人在追逐夢想、渴望成功,但夢想的實現、成功的輝煌,無一不需要不懈的奮鬥、辛勤的工作和足夠的付出。古往今來,那些有所作為、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用奮鬥和付出換來的。

一位名人曾說:“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我渴望成功;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我勇於付出。”古代的智者與有識之士都是靠“頭懸梁、錐刺股、捉螢學、秉雪讀”的精神和意誌學成的。沒有練筆洗黑池水的付出,王羲之怎麼會贏得“書聖”的美譽;沒有“艱難苦恨繁雙鬢”的付出,杜少陵怎麼能成就“詩聖”的成就;沒有背井離鄉的付出,公子重耳怎麼能成就晉國的霸主地位……隻有舍得付出之人,才能收獲成功。

失敗並不可怕

任何人都有過失敗的經曆,其實失敗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挫折就放棄,沒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古今中外,凡是取得大成功者,麵對挫折無不展現出良好的心理準備和心理承受能力。堅強的人無懼失敗,失敗在他們眼中不過是通往成功的一步階梯。

任何人都會遇到一些麻煩和挫折,我們選擇以什麼樣的態度去麵對,就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當失敗來臨時,如果我們驚慌失措,那無異於雪上加霜,隻能讓自己走向更大的失敗。驚慌失措容易讓人失去理智,無法及時對局勢作出反應,拿出行之有效的計策對抗挫折。也許本來有一些可以利用的力量,但由於散亂而無法形成整體,以致無法阻擋來勢洶洶的洪流。於是,失敗如同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在危機來臨、遭遇失敗的時候,不管當時的情況多麼困難,我們都應正視現實、勇敢麵對。危機和失敗會給人的心理造成巨大的衝擊,使人產生恐懼、憤怒、羞恥、絕望等不利的心理因素。要是陷於心理挫傷中無法自拔,那隻能在失敗中越陷越深,然後走向毀滅。所以,我們一定要樹立信心,不管事情發展到什麼地步,都要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將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