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在江南水鄉,有個圩鎮叫順和鎮,麵臨著一條贛江,這條江乃是從南往北流下,原來是條黃金水道,來往貨船和客船都經此圩鎮過,往南可到達吉安和贛州,往北可到樟樹和南昌,江水最後流入鄱陽湖。圩鎮原有個碼頭,昔日貨船和客船經過,也給圩鎮帶來不少繁華,隻是後來交通發達了,這條黃金水道因為水源不足,而紛紛選擇汽車運輸。圩鎮碼頭遂荒棄不用,成為人們茶葉飯後聊天的地方。圩鎮現在是鄉政府所在地,方圓幾十裏的村子都歸它管轄。圩鎮雖不大,但各種店鋪卻也不少,如百貨商店,雜貨店,飯店,旅店等,平時周圍的村民都來這裏買東西,添置農具。比得上一個小縣城,還有祖輩留下來的風俗,每隔三天一個圩,什麼東西都有買,每當趕集的時候,四麵八方的村民都向這裏聚集,小鎮就熙熙攘攘的,顯得格外鬧熱。
如今單說圩鎮上有個人名叫闞樹德,年紀六十六,中等身材,方形臉,矮鼻梁,麵容慈祥,在圩鎮上開著一個理發店,因為人老實忠厚,待人誠實,有時候常被一些年輕人捉弄,但脾氣卻是出奇的好,有些人和他開玩笑,即使過了點分,但他也不會惱。人們都願意和他嘮嗑,因為他的理發技術很好,很多人都樂意到他這裏理發。自年輕的時候就被人稱為闞老憨,倒把他真名字忘記了。妻子陳氏,在家打理家務,因早年妻子無法生育,至今仍是老兩口過日子。當初妻子想去抱養一個,後來闞老憨不讓,說何必替別人養孩子,這傻事不幹。轉眼間年過花甲,想著百年之後,無子嗣養老送終,心內不免有些淒涼,甚是後悔當初沒聽老婆言。
闞老憨自從十五歲當學徒,理發的手藝早已煉得爐火純青,原來叫作剃頭鋪,後來才改為理發店。他還請人寫了一塊招牌:“順意理發店”,門前一幅對聯,上寫:“雖是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橫批“頭等大事”。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喜歡到他店裏來理發,當初圩鎮上理發店隻此一家,沒有人和他競爭,,所以一年四季,他的理發店都生意興隆。尤其是過年過節,來理發的人還要排隊。闞老憨每天總是忙得不亦樂乎,也確實賺了不少錢。
後來,他見生意確實有點忙不過來,就也帶過幾個徒弟,但沒有一個合他心意。他要求非常苛刻,看到徒弟有一處兩處做的不對,就破口大罵,有時遇到還嘴的,就一巴掌扇過去。那些徒弟都拗他不過,還沒學出師,就都辭去不做了。隻有一個徒弟,待到至今,還跟著他,這個徒弟名叫朱浪,年方十六歲,初中畢業沒考上高中,父母就把他送給闞老憨學理發。闞老憨見他眉目清秀,悟性很好,隻要吩咐一兩句就會做,而且手腳麻利,再加上會忍耐,打罵都默不作聲,深得闞老憨器重,欲要把手藝好好傳授給他。
這闞老憨一生喜歡一樣東西,那就是酒。他嗜酒如命,每天離不開酒,喜歡喝白酒,像什麼二鍋頭,山西老窖,章貢王,都是要花錢買的,一餐能喝八兩,若是本地產的米酒,就像是喝水一樣,一餐兩斤不在話下。圩鎮上的同齡人都喝不過他。說他是天生的酒量。喝了酒後雖不會發酒瘋,但有時也會說胡話。比如有時他說看見兒子回來了,給他買的好酒放在啥地方?有時又說老婆把他的錢藏起來了。老伴知道他是酒後妄語,也不去理他,酒醒過後,他又像沒事人一樣,該幹什麼還去幹什麼。
闞老憨雖然好嗜酒,但對女人卻沒有太多的興趣,在年輕的時候也沒有什麼風流韻事,再說自己老婆年輕時也是有姿色的,何必去找野食?誰知到了晚年,卻鬼使神差地迷上了一個女人,他的生活從此發生改變,活生生把一個好端端的家給敗了。正是:
世事總難意料,人生也是無常。
今日家裏富有,哪知以後饑荒?
閑話少說,在春暖花開的三月天,太陽朗朗地照著,和煦的風輕輕地吹著,布穀鳥在樹上歡歡地叫著。一天快中午的時分,闞老憨忙完最後一個顧客,叫徒弟朱浪看管店門,獨自到一家超市去買酒,當他在收銀台交錢的時候,看到一個20多歲的青年女子,正在和收銀員說話,闞老憨看那女子頗像自己老婆年輕的時候,一下就看呆了。怎見得這女子長得好看,有詩為證:
生著一張圓圓臉,朱唇紅腮眉彎彎。
披肩長發似瀑布,兩眼秋水起波瀾。
闞老憨疑是自己看花眼,這分明是自己當年的老婆模樣。可仔細一看又不是,個頭顯然比自己老婆高了一些。隻聽這女子向收銀員求道:“還是差了兩塊錢,怎麼辦,我明天送來好嗎?”收銀員道:“現貨現賣,概不賒欠。”闞老憨見這女子買了一網兜小吃。有心想幫她一下,就往自己身上摸來摸去,終於摸到兩塊錢,於是道:“不就兩塊錢嗎,我來幫助墊上。”說著從衣袋裏掏出兩枚硬幣遞過去。那女子如遇到了救星般驚喜,連連道謝:“這位大爺,可真是好人,讓我怎樣感謝你啊?”闞老憨擺擺手道:“小事一樁,不用謝。”說完提著酒走了出來。那女子緊跟著出來,又道:“大爺,你家住在哪裏?我改天來還你錢。”那女子好像看出他是個有錢之人,就又纏著他:“那就留個手機號吧,以後你需要幫助的話,也方便啊。”這回闞老憨沒多想,千不該萬不該輕易告訴他。那女子得了闞老憨的手機號,歡喜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