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所想所需冷暖自知,幸福與獲得皆需代價(2)(2 / 3)

在我們的生活中,為了眼前的成功而犧牲了快樂與幸福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人為了自己的事業冷落了情侶,情人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有人為了工作顧及不了家人,家破人散;有人為了工作事業,拋卻了健康,幸福離他遠去……

當陷入這種境地時,你可曾對人生做一番深入的思考。在我們的人生之中,成功與快樂到底哪個更為重要呢?當你將成功擺在了第一位時,快樂與幸福在哪裏呢?你為了夢想中的成功放棄了自己的幸福,可是到頭來,等你真正功成名就的時候,突然發現原來屬於自己的幸福已經不在了。你是應該慶幸呢,還是應該痛哭呢?

人,有時候要權衡事物的利與弊,再做出一個明智的選擇。顯然,放下幸福,去追求成功是極為不聰明的做法。人生不能因為事業的成功而失去已經擁有的幸福,不能把事業作為怠慢情侶、家人的借口。

其實,事業的成功可以不以犧牲已有的幸福與快樂為代價,如果你有平衡的意識,相信你一定會快快樂樂地成功,而不是為了成功犧牲你的快樂,或者說成功以後再去重新找尋快樂。應該是快快樂樂去成功,絕不是成功後再找尋快樂。

幸福其實與財富無關

擁有榮華富貴,究竟是好是壞?其實都在一念之中。如果太執著於有錢、有勢、有功名、有利祿,就會介意、掛念,甚至為之牽絆,感到不勝負荷。假如我們能擁有而不負擔,隨緣而不著意,“富貴於我如浮雲”,那麼在我們的世界裏,什麼東西都能容納,就能逍遙自在,心的世界,也自然寬廣無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覺,幸福是一種感覺,痛苦也是一種感覺。每個人都在尋找著幸福,很多人都認為擁有大量的財富就是幸福。其實,你生活的幸福與否,並不在於你擁有多少財富,而在於你擁有什麼樣的思想和觀念。

一個遲暮之年的百萬富翁,在冬日的暖陽中散步,碰到一個流浪漢在牆根處曬太陽,他問流浪漢:“你為什麼不去工作?”

流浪漢答:“為什麼要工作?”

“你可以掙錢呀!”

“掙錢做什麼?”

“掙錢可以住大房子,可以享受美味佳肴,可以和一家人享受天倫之樂。”

“然後呢?”

“可以自由自在地曬太陽。”

“難道我現在沒有在曬太陽嗎?”

在富翁的眼裏,幸福的程度取決於金錢的多少,而在那位流浪漢的眼中,能夠曬曬太陽享受陽光的溫暖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不同的人群擁有不同的幸福觀,然而,在特定條件下,幸福其實與金錢的多少無關。

有一位擁有億萬家產的年輕有為的集團總裁這樣說:“我成了一個掙錢的機器,單調枯燥不停地轉動,每天麵臨的都是一場戰鬥。說實在的,每天辛辛苦苦也沒什麼意思,我們也享受不了什麼,金錢對於我來說,隻是一種責任,即維持現有水平和如何賺更多的錢……”

這位總裁每天早餐吃的是大米粥、鹹菜、饅頭,他不會唱歌不會跳舞,更不會打保齡球、台球,他的妻子和兒子定居在美國,每年隻在暑假回來一次,三口之家才得以團聚。他的妻子說他是個冷血動物,因為很多為人夫為人父應該給予的,他都給予不了。他每天都在想著如何才可以賺更多的錢。“幸福”這個詞他是沒有時間去體會的,雖然有時他也覺得自己擁有那麼多財富,卻無法享受到真正的幸福,甚至在某些方麵還不如窮人,可也隻能如此,因為既然自己是台機器,就得不停地運轉才行。

三百年前,被康熙譽為“天下第一廉吏”的兩江總督於成龍,為官二十載每次升遷離任時,隻用壇子裝些當地的泥土留作紀念,每日粗米舊衣,形如樵夫,不貪不占不巧取,戒奢戒驕戒招搖。這與“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那種腐敗的封建社會官場,形成了鮮明對照。他的品德為人所稱頌,使當時江寧一帶一改奢靡之風,以至在其病逝二十年後,康熙再下江南時,當地百姓仍念念不忘他的清廉之名。

與此相反的是西方有一個寓言故事:

一天,一個擁有無數錢財的吝嗇鬼去牧師那兒乞求祝福。牧師讓他站在窗前,讓他看外麵的街上並問他看到了什麼,他說:“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