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越國名相範蠡是一個審時度勢能急流勇退的典型人物。他一生輔佐越王勾踐成就霸業,功高一世。然而,他卻能夠及時察覺出事態發展變化的趨勢,在功名利祿和自己前途命運的雙重選擇下,毅然決定急流勇退,不但保全了自己的生命,而且還為自己創造了新的人生起點,從而成為一代富商。
能夠及時地放下生命裏的一些東西,是一種果斷、明智的選擇。見好就收是一種高遠的目光,是一種趨利避害的聰明,是一種以退為進的藝術。在曲折的人生之路上,當你真正地懂得急流勇退時,你的人生便會有一個更加美好的起點,它會指引著你走向另一片燦爛的天空。
成功不是為了犧牲快樂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病痛是自己的敵人,煩惱是自己的敵人。疾病雖是敵人,也要治療它,甚至“與病為友”;煩惱雖是敵人,也要麵對它,更要“轉煩惱為菩提”。
成功,是每個人都會向往的。有些人甚至為了成功犧牲生活中的快樂,其實,這是非常不值得的事情。畢竟,人類不是為了成功才來到人間,而是為了享受快樂而來的。
為尋找自己的快樂生活,身為歐洲工商管理碩士(MBA)的呂佳朋放棄在南方2萬多元的月薪,到家鄉濮陽擔任一名月薪不足千元的英語幼兒教師。
呂佳朋,祖籍濮陽市,5年前從愛爾蘭大學工商管理(MBA)專業畢業回國。之後,憑借自己的能力,他應聘到深圳一家公司任業務主管,月薪2萬餘元。
後來,呂佳朋毛遂自薦來到濮陽市直幼兒園,主動要求任月薪不足千元的英語老師。“當男‘阿姨’讓我找到了快樂!”呂佳朋說。
也許有人會對呂佳朋的做法表示不理解,他完全可以擁有高職位、高收入,然而為了讓自己活得更開心一點,他選擇了做幼兒教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他在眾多的選擇中,選擇的是快樂,放下的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東西。很顯然,他為了快樂而放棄了成功。
呂佳朋的做法似乎有些另類,很多人會為了自己的成功而犧牲快樂。更有一些父母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他們為了成功硬是要奪走孩子的快樂。這種方法自然是不可取的。
洋洋的媽媽總是說著這樣的話:“兒子,媽媽將來可全靠你了,你可千萬別貪玩,一定要努力!”“兒子,別忘了周末參加特長班培訓!”“兒子,你將來有出息了一定給媽媽買巴黎的時裝啊!”“兒子,你可千萬不能輸給鄰樓的小寶”……
一聽到媽媽的話,洋洋的腦子就不由自主地發懵、發怵。他說,媽媽現在幾乎不能看到他玩遊戲或跟同學聊天,否則就會忍不住說出一大通道理來。媽媽除了要求他學好文化課程外,還給他報了3個學習班。洋洋最受不了媽媽給他的壓力,“我幾乎沒有休息時間,每個周末都得徘徊在各個培訓班之間,我很累,也很疲憊!”
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我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然而,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有必要為了讓孩子更加出人頭地、更加地優秀而犧牲他們童年的快樂嗎?有必要為了一時的虛榮而折磨自己心愛的孩子嗎?洋洋累了,孩子累了,你難道沒有聽見孩子發自內心的聲音嗎?我寧願做一個平庸而快樂的孩子,也不要做一個出色而痛苦的名人。是的,父母與孩子對成功的理解產生了偏差,一個極力要求得到成功,甚至為此不惜任何代價,而一個卻不甘被操縱,拚命地掙紮著,拚命地尋找屬於自己的人生快樂。快樂,是孩子應有的,做大人的不能太過自私,不能為了虛無飄渺的成功而賠上孩子的快樂。
我們的傳統觀念和價值取向把成功定義在一個狹小的圈子裏,認為隻有追逐最大化的名利才是獲得成功。其實,成功是多元化的,它沒有大小之分,沒有行業之分,隻要能做到最好的自己,把積累的知識和經驗滲透到每一件事情的細節中,一定就會成功!
一位名人曾經說過,成功是沒有標準的。
它並不意味著是第一,也並不意味著超越所有的人,而是竭盡所能地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也許結果並不是最優秀的,但這仍不失為一種成功。社會是十分複雜的,並不是一個人所能左右得了的,一個人過於突出或者冒尖,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狀態。因此,要想過上幸福的生活,過程才是最重要的,活在此刻,享受現在才不失為一種明智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