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1 章(2 / 3)

52歲,上元二年(675年)三月十三日,武後祀先蠶於邙山之南。本月,高宗風眩病加重,不能聽政,政事皆由武後處理。高宗欲遜位於武後,宰相郝處俊諫止。

但太子李弘坐不住了,父皇居然打算把皇位傳於母後,那他這個太子怎麼辦?雖然最後被勸阻了,但有一就有二,下次呢?下下次呢?李弘整日恍恍惚惚兢兢戰戰,太子妃體恤丈夫,向父親裴行撿(裴炎)求救。

裴行撿幫太子仔細分析朝堂,“天後執政多年,政績斐然,朝中有至少一半勢力掌握在她手裏,不過天後要做皇帝,其中必然也有不少大臣反對,太子是皇儲,又占著大義,爭起來,倆派多半會平分秋色,到時就看軍方站在哪一邊?而你舅舅武元熙在軍中的影響力不容小視,軍中多半將領和他私交不錯,而這幾年很多年輕官員都是他帶出來的兵,某種意義上說,得到你舅舅的支持,就相當於得到軍方的支持。”

“可是這幾年舅舅一直閉門不出,很少和人打交道,嶽父大人不會弄錯了吧?舅舅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李弘遲疑反駁道。

“嗬嗬,想必太子殿下你平日不太關注你舅舅,也是,這幾年舅舅武郡王一直都很低調,殿下不了解也算正常,臣就給您說道說道,安西節度使武安,幼時便是武郡王的書童,每年過節都不忘給武郡王備厚禮,河西節度使薛仁貴更是武郡王從羽林軍一手提拔起來的,高麗之戰又是武郡王欽點的戰將,可謂有知遇之恩,朔方節度使喬飛娶的是武郡王夫人的妹妹,與武郡王相交甚深。河東節度使李義山早先就與武郡王便有戰友之情,後來又做武郡王手下任職,二人私交很不錯,更別說,武郡王擔任羽林軍大將軍一職時,把羽林軍裏那些貴族子弟訓練的勇猛異常,在幾次戰役中脫穎而出,現在這些人分布在各地軍營任職,每年過節都不忘囑托家裏給武郡王備禮,現在太子殿下還覺得你舅舅在軍中沒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嗎?”

“嶽父大人說的有理,隻是本殿下這些年與舅舅一直不是很親近,貿貿然上門,舅舅會答應嗎?”

“這就要看殿下的本領了。”裴行撿含笑撫須道。

“此事如何操作容本殿下再想想。”

武元熙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別人惦記上了,正和紫曦正為倆個兒子的教育問題吵得不可分支。

“他們倆個都有爵位可以襲,那用的著這般努力。”紫曦看著倆個兒子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心疼的不行,看著兒子身上的傷還沒好,武元熙就又要訓,生氣了,氣勢洶洶指責道。

“有爵位襲就可以無所事事了,心安理得的當紈絝子弟了?!”

“兒子要是紈絝子弟會吃得下這些苦,每日跟著你訓練!”紫曦意識到自己有點激動,雖然被武元熙氣得要命,還是冷靜下來,把身邊伺候的遣了下去,才柔聲道:“我知道你是為兒子好,隻是我們現在的處境已經很尷尬了,你是國舅,又在軍中安插了那麼多人,皇上對你早有忌憚,若不是天後把持朝政,又需要你的支持,我們一家能不能安然都是未知之數,若是兒子他們再爭氣出彩,麵對的隻怕不是高官厚祿,而是朝不保夕啊!”

“正是因為我們處境尷尬,才更要好好教導他們,不是要他們成龍成鳳,隻是想他們能有安身立命的才能,紫曦,我們已經不年輕了,還能保護他們多少年?”

“那,那也不用這麼辛苦……”紫曦懦懦道。

“哎,這事也怪**之過急了,隻想著讓他們學好武藝,將來也多一門保命的手段,忘了他們的身子會受不住,這事也怨我,隻是學武一途,不能半途而廢,這樣,今天少練點,以後循循漸進,這樣,夫人可滿意?”說道後麵,武元熙很不正經地壞笑著。

三日後,身著便裝的太子李弘帶了幾個心腹,悄悄拜訪武元熙。

看著仆人打扮的太子,武元熙真的很想吐槽,你老子和娘每天二十四小時盯著太子府,就憑著一身破衣服能瞞的過去?這孩子還真是天真,當然表麵上還是很客氣地問:“太子殿下怎麼這般打扮到臣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