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深處的威脅——核潛艇
隻要地球上還存在核武器,核戰爭的危險就不會從根本上解除。當今許多常規戰爭都是以核威脅為後盾的。美國前國防部長溫伯格曾毫不掩飾地說:“我們的遏製對象必須認識到,常規威懾從哪裏失敗,核威懾就從哪裏開始。”
1995年4月,美、俄、英、法4國分別發表聲明隻對無核國家安全作出保證,而且是有條件地不使用核武器。可見,核武器絕非永久被鎖入“保險箱”,在非常時期,“核按鈕”仍有可能被觸動。潛基核武器既是有效的核突擊力量,又是人所皆知的核報複力量。彈道導彈核潛艇的問世雖然晚於陸基洲際導彈和戰略轟炸機,但它後來居上,已逐步成為“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的中堅,對國家安全乃至世界和平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
在衛星偵察等探測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一切暴露目標在戰爭中都將受到嚴重威脅。而核潛艇采用核能推進,可以利用海水做屏障,在數百米深的水下長期航行,大大減少暴露機會。前蘇聯和美國的核潛艇曾不止一次地從冰層下駛達北極,並曾環繞地球潛航。由於核潛艇可憑借厚厚的冰層隱身,加之有十分廣闊的活動海域,特別是隨著潛艇降噪措施、吸聲材料和水聲對抗技術的發展,使目前的探測和反潛技術很難捕捉到它們的蹤影。彈道導彈核潛艇隱蔽性好,機動性強,在廣闊的海洋中神出鬼沒,這樣的生存能力使陸基導彈和戰略轟炸機“望洋興歎”。據國外軍事專家分析,巡航中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其生存概率可達90%左右。可以說,生存能力的提高就意味著軍事實力的加強,好的隱蔽性本身就是一種無形的威懾力量。
彈道導彈核潛艇幾乎可在海洋中任何位置實施全方位核攻擊,既可在己方海域“出門放炮”,又可隱蔽接近對方海域采取“壓低彈道”方式和多種突防措施進行突然襲擊。這就大大縮短了導彈的投射距離和飛行時間,使對方來不及反應,增加了對方防禦係統攔截的難度。
彈道導彈核潛艇是核武器的儲存庫和發射平台。核武器作為大規模瞬間毀滅性武器,已為世人所公認,其殺傷破壞程度是當今任何武器都無法比擬的。
特別是潛航中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在第一次核打擊後仍能完好地保存下來,進一步提高了潛基核武器的可信度和威懾作用,因此它被視為目前最有效的核反擊力量。英國前國防大臣皮姆認為,即使英國在海上隻剩下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也能給對方造成難以接受的巨大損失。
對承諾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來說,發展彈道導彈核潛艇的意義更非同一般。因為在遭受核襲擊後,核潛艇可以實施有效反擊,達到“後發製人”的目的,所以核潛艇的威懾力量已受到世界關注。
力量巨大的核王國
首屈一指的美國核力量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也是世界上頭號核大國。在美國的核力量中,戰略核力量是核心,而非戰略核力量和戰略防禦力量是其有效的補充。
1.四位一體的戰略核力量
一是組建最早的戰略轟炸機部隊。美軍認為,戰略轟炸機雖然突防能力差,但反應靈活,機動性強,可靠性好。因此,幾十年來,美國研製了多種型號的戰略轟炸機。自1992年開始,美國戰略轟炸機部隊逐步以核戰為主轉為在保留核戰能力的情況下,重點執行常規任務。
二是作為主力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它具有命中精度高、攻擊距離遠等優點。這種新型戰略武器自問世以來,一直是美國戰略核攻擊力量的主力,至今已發展了五代。
三是機動力最強的海基潛射導彈。這是美國戰略核力量中最強的一種。從整個導彈武器係統來看,它由潛射導彈和核潛艇2部分組成。由於核潛艇能夠長期在水下潛航,因此就導彈武器係統的整體而言,潛射導彈具有隱蔽性好、機動性高和突襲性強的優點,但它的戒備程度差,命中精度低。
四是後來居上的戰略巡航導彈。這是指射程較遠,攜帶核彈頭,依靠噴氣發動機提供動力,按預定程序沿非彈道式航跡攻擊戰略目標的巡航導彈。在某種意義上說,它是一種一次性使用的無人駕駛飛機。
2.日趨重要的非戰略核力量非戰略核力量是美國整個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美國推行威懾戰略和進行報複性反應的重要手段。
美國的非戰略核力量一般由戰役核力量、戰術核力量及其發射平台組成,分別由陸、海、空三軍掌握。
美國陸軍的非戰略核力量主要有三類,即非戰略核導彈、核火炮和核爆破裝置(核地雷)。
美國海軍的非戰略核力量主要包括核武器發射平台以及核導彈、核航彈、核深水炸彈等核武器兩大部分。
美國空軍的非戰略核力量是指具有一般核作戰能力的大部分戰術作戰飛機。
雄風猶在的俄羅斯核力量俄羅斯是前蘇聯龐大核武器庫和巨大核力量的唯一繼承者,它是世界上唯一能與美國在軍事上相抗衡的核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