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臨江仙(晏幾道)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二、白譯:
深夜夢回樓台朱門緊鎖,宿酒醒後簾幕重重低垂。去年的春恨湧上心頭時,人在落花紛揚中幽幽獨立,燕子在微風細雨中雙雙翱飛。
記得與小蘋初次相見,她穿著兩重心字香熏過的羅衣。琵琶輕彈委委傾訴相思。當時明月如今猶在,曾照著她彩雲般的身影回歸。
三、簡介:
《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是宋代詞人晏幾道的代表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此詞寫作者與戀人別後故地重遊,引起對戀人的無限懷念,抒發對歌女小蘋的摯愛之情。上片描寫人去樓空的寂寞景象,以及年年傷春傷別的淒涼懷抱。“落花”二句套用前人成句而更見出色。下片追憶初見小蘋溫馨動人的一幕,末二句化用李白詩句,另造新境,表現作者對往日情事的回憶及明月依舊、人事全非的悵惘之情。全詞結構嚴謹,情景交融,堪稱佳作。
據晏幾道在《小山詞·自跋》裏說:“沈廉叔,陳君寵家有蓮、鴻、蘋、雲幾個歌女。”晏每填一詞就交給她們演唱,晏與陳、沈“持酒聽之,為一笑樂”。晏幾道寫的詞就是通過兩家“歌兒酒使,俱流傳人間”,可見晏跟這些歌女結下了不解之緣。他的《破陣子·柳下笙歌庭院》有“記得青樓當日事,寫向紅窗夜月前,憑伊寄小蓮”之句,寫的就是歌女。這首《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不過是他的好多懷念歌女詞作中的一首。
四、賞析:
這首詞抒發作者對歌女小蘋懷念之情。比較起來,這首《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在作者眾多的懷念歌女詞中更有其獨到之處。全詞共四層: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為第一層。這兩句首先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感覺。如不仔細體味,很難領會它的真實含義。其實是詞人用兩個不同場合中的感受來重複他思念小蘋的迷惘之情。由於他用的是一種曲折含蓄,詩意很濃的修詞格調。所以並不使人感到囉嗦,卻能更好地幫助讀者理解作者的深意。如果按常規寫法,就必須大力渲染夢境,使讀者了解詞人與其意中人過去生活情狀及深情厚誼。而作者卻別開生麵,從他筆下迸出來的是“夢後樓台高鎖”。即經過甜蜜的夢境之後,含恨望著高樓,門是鎖著的,意中人並不真的在樓上輕歌曼舞。作者不寫出夢境,讓讀者去聯想。這樣就大大地增加了詞句的內涵和感染力。至於“夢”和“樓”有什麼必然聯係,隻要細心體味詞中的每一句話,就會找到答案。這兩句的後麵緊接著“去年春恨卻來時”。既然詞人寫的是“春恨”,他做的必然是春夢了。回憶夢境,卻怨“樓台高鎖”,那就等於告訴讀者,他在夢中是和小蘋歌舞於高樓之上。請再看晏幾道的一首《清平樂·幺弦寫意》:“幺弦寫意,意密弦聲碎。書得鳳箋無限事,卻恨春心難寄。臥聽疏雨梧桐,雨餘淡月朦朧,一夜夢魂何處?那回楊葉樓中。”這首詞雖然也沒有寫出夢境,卻能使讀者聯想到,這是非常使人難以忘懷的夢境。以上所談是詞人第一個場合的感受。另一個場合的感受是:“酒醒簾幕低垂”,在不省人事的醉鄉中是不會想念小蘋的,可是一醒來卻見原來居住小蘋的樓閣,簾幕低垂,門窗是關著的,人已遠去,詞人想借酒消愁,但愁不能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