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010 鷓鴣天 寒日蕭蕭上鎖窗(1 / 3)

一、原詞:鷓鴣天(李清照)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淒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二、白譯:

深秋慘淡的陽光漸漸地照到鏤刻著花紋的窗子上,梧桐樹也應該怨恨夜晚來襲的寒霜。酒後更喜歡品嚐團茶的濃釅苦味,夢中醒來特別適宜嗅聞瑞腦那沁人心脾的餘香。

秋天快要過去了,依然覺得白晝非常漫長。比起王粲《登樓賦》所抒發的懷鄉情,我覺得更加淒涼。不如學學陶淵明,沉醉酒中以擺脫憂愁,不要辜負東籬盛開的菊花。

三、簡介: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南渡後的作品。此詞起筆寫深秋淒涼的景色,移情於物,含悲秋傷時之意;接著寫酒後喜茶,夢醒聞香,委婉含蓄,道出孤寂無聊的心境;而後引王粲懷遠典故,借古寄懷,發思鄉之幽情;結尾寫借酒消愁,自我勸慰,淒婉情深。全詞塑造了一個由多重性格所組成的抒情形象,抒發了作者故國淪喪、流離失所的悲苦之情,立意奇巧,跌宕有致。

這首詞寫秋景,寄鄉愁,應是李清照晚期作品。依詞中“仲宣懷遠”和“莫負東籬”兩句,這首詞大概作於李清照南渡後不久,時間大約是公元1128年(宋高宗建炎二年),那時趙明誠正在江寧任知府。

此詞寫作時間尚有爭議,有人認為是李清照“晚年流寓越中所作”,當時趙明誠已去世,“茶苦”和“夢斷”二語是暗寓作者的亡夫之痛。

四、賞析

這首詞寫秋景,寄鄉愁,是一首典型的易安晚期作品。通篇從醉酒寫鄉愁,悲慨有致,淒婉情深。此詞開頭兩句寫寒日梧桐,透出無限淒涼。“蕭蕭”這裏是蕭條、寂寞之意。“瑣窗”是雕有連瑣圖案的窗欞。“上”字寫出寒日漸漸升高,光線慢慢爬上窗欞,含著一個時間的過程,表明作者久久地觀看著日影,見出她的百無聊賴。梧桐早凋,入秋即落葉,“恨霜”即恨霜落其葉。草木本無知,所以,梧桐之恨,實為人之恨。從而借景抒情,繪出了作者的孤獨和寂寥。因為心情不好,隻好借酒排遣,飲多而醉,不禁沉睡,醒來唯覺瑞胸熏香,沁人心脾。三、四兩句分別著一“喜”字“宜”字,似乎寫歡樂,實際它不是寫喜而是寫悲。“酒闌”謂飲酒結束的時候。“團茶”即茶餅,宋代有為進貢而特製的龍團、鳳團,印有龍鳳紋,最為名貴。茶能解酒;特喜苦茶,說明酒飲得特別多;酒飲得多,表明愁重。“瑞胸”,熏香名,又名龍腦,以龍腦木蒸餾而成。“宜”表麵似乎是說香氣宜人,實則同首句的寒日一樣,是借香寫環境之清寂,因為隻有清冷寂靜的環境中,熏香的香氣才更易散發,因而變得更深更濃,更能使人明顯感覺到。

上片敘事,主寫飲酒之實“秋已盡,日猶長”寫作者個人對秋的感受。“仲宣”句用典,以王粲思鄉心情自況。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人,十七歲時因避戰亂,南至荊州依劉表,不受重視,曾登湖北當陽縣城樓,寫了著名的《登樓賦》,抒發壯誌未酬、懷鄉思歸的抑鬱心情。這兩句透露出詞人孤身漂泊,思歸不得的幽怨之情。深秋本來使人感到淒清,加以思鄉之苦,心情自然更加淒涼。“猶”、“更”這兩個虛詞,一寫主觀錯覺,一寫內心實感,都是加重描寫鄉愁。結句是為超脫語。時當深秋,籬外叢菊盛開,金色的花瓣光彩奪目,使她不禁想起晉代詩人陶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自我寬解起來:歸家既是空想,不如對著尊中美酒,隨意痛飲,莫辜負了這籬菊笑傲的秋光。“隨分”猶雲隨便、隨意。下片寫飲酒之因,是對上片醉酒的說明:本來是以酒澆愁,卻又故作達觀之想,而表麵上的達觀,實際隱含著無限鄉愁。李清照的這首詞是其晚年流寓越中所作,詞中表露的鄉愁因和故國淪喪,流離失所的悲苦結合起來,其中的憂憤更深。

五、評價:

林家英《〈鷓鴣天〉賞析》:

……作為一位****睿智而又經曆了生活磨煉的女詞人,她終於以豁達的心胸撇開淒涼感傷的情緒的折磨,唱出了“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趁著東籬黃菊盛開,何不把酒臨風,欣賞這傲寒奇葩?這歌唱,源於女詞人的明智,換言之,來自她對入生的真切領悟。正如有的詞家所稱,“易安倜儻有丈夫氣,乃閨閣中蘇(軾)、辛(棄疾),非秦(觀)、柳(永)也。”(沈曾植《菌閣瑣談》)豁達明智也好,“倜儻有丈夫氣”也好,都是有助於我們全麵認識這位傑出女詞人精神麵貌、藝術風格的生動例證。這首詞音律流美圓潤,如珠落玉盤。初讀時,首先給人以一氣嗬成的感受。可是,細加玩味,便能欣賞到它跌宕的情致。上下兩闋在層層抒寫深秋淒涼情景之後,都能自然地撇開愁情,別開生麵,恰如陸遊所吟詠的越中風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遊山西村》)篇末展現東籬把酒賞菊的情景,雖係日常生活的敘寫,卻饒有象征意味。東籬黃菊在風刀霜劍威壓下盛開,高標獨立的氣韻,和女詞人暮年飄零異鄉,依然堅忍不拔,攀登文化藝術的高峰,創造出像《聲聲慢》這樣不朽詞章的精神風貌,可謂神似。這首詞以“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開篇,寫清晨,情景淒清。但是它以“不如隨分樽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完篇,寫黃昏,色調明麗,給人以美好的遐想!為有女詞人的豁達明智,在這晚風蕭蕭人鎖窗的漫長秋夜,她的身心該會更安寧一些吧!這首同的結尾,堪稱餘韻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