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些理由多少有些阿Q之嫌,不能過分使用,否則可能又會產生其它消極的影響。
第四,化嫉妒為動力。
如果你嫉妒別人,那麼就努力趕超吧。不要停留在嫉妒上,把它化為行動,看看別人是怎麼做到的,你也可以朝著那個方向努力。上天不會辜負有心人的努力,一定會讓你得到想要的結果。
抱怨得越多,得到得越少
狗狗對工作永遠不會抱怨,並不是因為它的抱怨人類聽不懂,而是它們總能用熱情、積極的態度去工作。因為它們總是將工作看成一件開心的、值得驕傲的事情。當它們完成一個任務受到表揚時,簡直比吃了一塊肉還要高興。
與此相比,人類的抱怨就多了許多,已經當今的職場中成為了一個普遍現象。抱怨薪水太少、抱怨公司平台不好、抱怨男友不體貼、抱怨物業不為住戶著想、抱怨堵車、抱怨物價漲得太快、抱怨空氣太糟……
抱怨是許多人的習慣,並把它當作一種社交手段。當你發出抱怨時,是在傳達著一種負麵的信息,往往會引起周圍人的共鳴,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這也使得你的抱怨越來越多,甚至無處不在,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有時自己也意識不到。
人的抱怨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有目的的。當你達不到某種需求時,便開始有意識地抱怨,希望能夠引起別人的注意,從而改善自己的處境。
另種一種抱怨是無目的,純屬發泄。如果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便喜歡通過講話來發泄出心中的鬱悶,沒完沒了地抱怨。
這種方式對釋放壓力有一定的作用,可以把不良情緒發揮出來,使心裏感覺舒服一些,對心理健康也是有益的。
然而,不是所有的抱怨都是有益於健康的,假使抱怨變成了一種習慣,經常性的、反複性的出現,那麼便會成為一種惡習,動不動就發牢騷,沒完沒了地抱怨,對一點小事都品頭論足,仿佛沒有什麼是他滿意的。
這種過度的抱怨非但不能發泄心中的不滿,反而會使心情更煩躁,情緒更焦慮,離平和、寧靜越來越遠。
人沒有意識到抱怨的危害之前,對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要皺著眉抱怨半天,而在堅持改變自己以後,心態變得平靜了,懂得用積極的眼光看待生活,這一變化也讓周圍的人感到欣喜。
你若想在工作中多一些快樂,少一些煩惱,請學會遠離抱怨,給自己製定一個計劃,哪怕用一個月、兩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學著停止抱怨,也是再值得不過的。
其實,在很多時候,我們不抱怨也能達成目的。
首先,不要攻擊別人,隻說自己的需要。
人在抱怨的時候,總愛說:
“你根本沒有認真看過我的方案!”
“我認為你對我心存偏見!”
“領導簡直就是成心找麻煩!”
……
這些抱怨的話帶有指責的意味,會讓別人覺得你太過強硬、不可理喻,或是覺得你不能從自己身上反省問題,以至於不願和你溝通。
如果你換一種語氣,不去攻擊別人,隻說出你想要什麼,效果就會好得多。你完全可以說:
“假如你對我的方案感興趣,我可以隨時向你講述詳細一些。”
“也許我做的事情令你有些誤會,可不可以給我幾分鍾解釋一下。”
“可能我想得太簡單了,讓我再仔細考慮一下。”
其實這隻不過是換了一種口吻,就將攻擊變成了溝通,使別人樂於接受,也願意達成你的願望。
其次,不要誇大其辭,隻要就事論事。
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情形:
領導對某個員工的做法提出了批評,那個員工卻沒有認真改正,反而在私下抱怨:“他根本就是看我不順眼,每次我做的事他都不喜歡!”
而實際的情況可能根本沒有那麼糟,領導並沒有次次都挑他的毛病。這種說法隻能讓其他同事感到你很不理智,沒有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