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此恨綿綿(3 / 3)

一天上午,在陳琳的勸慰下,極勉強地喝了一杯牛奶。王沙沙突然想起要對陳琳交代後事了。

“陳琳,我在福田買的房子,還在裝修,可能要一個月後才能完工,這間房子就歸你了,由你自己住或出租出賣你定,我一生對你虧欠太多,我知道,不是物質和金錢所能彌補對你的虧欠,但也隻能以此作為一點點心意了。

我的存款還有四十多萬,如果你要,就給你,你如果不要,就請你代我將這點錢捐獻給我們村的學校。它是我們人生的起點,是我們愛情的搖籃。

我這一生,沒有缺少愛情,隻缺少婚姻,我知道你和張利結婚的日子,心裏愛的還是我。你是照耀我心頭的一盞明燈。因為有你,我什麼苦都能吃,什麼罪都能受。因為有你,我很樂觀,很勇敢,愛你真好。

老天爺阻止了我們成就婚姻的大事,卻沒能阻止我非你不娶的決心。生命的盡頭就要到來了,我活得無怨無悔...。”

陳琳一邊聽,一邊哭,這時她忍不住打斷他的話:

“王哥,你歇歇,不要過於激動,人間世上,有著這麼多的無奈,我們有情無緣,是老天爺最大的不公!

王哥,你的堅韌,你的執著影響了我的一生,我本是一個柔弱的小女子,有你榜樣的力量,使我也變得堅強了,你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中挺過來了,我也學會了耐性,學會了犧牲,學會了做人要不怕艱難,不畏強暴的精神。

我覺得愛你真好,我的事業,我的榮譽因為有愛,才有所價值,我的理想,我的希望,也因為有愛,才不落空。”

陳琳對王沙沙盡了一個做妻子的全部責任,替他端茶端飯,替他擦身換洗,替他接屎接尿,白天,王沙沙清醒的時候,還將王沙沙的身體挪邊上一點,她躺在王沙沙的身邊,摟著他,偎依著,儼然和正式夫妻一樣同衾共枕。

世上再也沒有比等著死亡來臨更加痛苦,更加寂寞的事了。王沙沙在病魔的折磨下,一天覺得好比一年那樣漫長,陳琳為了使他不煩憂,不焦躁,常常給他講故事,給他講小說《第二次握手》,給他講電影《廬山戀》。

一天,王沙沙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使他牽掛的事,他對陳琳說:

“前幾年,我去了一回江西泰和,找李家父女,可是,李伯已離開了人世,李素素外出不回,至今下落不明,我曾經留下了通訊地址和手機號碼給她的鄰居,一旦有她的消息,就想法讓他我和聯係。可是這麼久以來,還是沒有她的任何消息。

我死後,我這手機你給我保管好,永不關機。如果有一天,李素素來電話了,你就以做嫂子的身份接待他,並把我的情況告訴她,然後,再把這個手機,留給她做永久的紀念。

我離開她的時候,我認了李伯為幹爹,因此李素素就是我的幹妹了。在我窮困潦倒的時候,他父女倆收留了我,並且待我親如子,愛如夫。改革開放的好政策,使我的後半生有了極大的轉機,生活不再為窮而發愁的日子裏,未能好好報答他們父女倆,真是我這一生中除了我們的婚姻之外的最大遺憾了。

我雖然拿了一筆錢給李伯的鄰居,請求他們代我為李伯造一座像樣的墳,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點,我是做得太不夠了,古人說,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想當初,我窮極困苦之時,我渴望過,給我機會,我會賺很多很多的錢,現在我有這麼一些錢了,天不假年,錢這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又有什麼意義呢。”

陳琳說:“王哥,我們雖然沒有結婚,但我非常願意以嫂子的身分接待李素素這位妹妹。

我曾經聽你說過,關於李素素與你的許多故事,李家妹妹確是非常好的女孩,你本來可以娶她為妻的,可以為她家傳宗接代,光耀家門的,可是你為了我,為了始終不渝的愛的承諾,給李素素帶來不幸,你遺憾我也十分難過呢。”

每個夜晚,陳琳就伏在王沙沙的病床邊沿睡,無論半夜何時隻要王沙沙一醒,要什麼,陳琳就立即為他去做。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她瘦了一圈,這一個多月的辛勞,比服侍張利十年還要艱苦。

一天早上,陳琳醒來的時候,發現王沙沙已無聲無息地離開了她,離開了這個世界。

王沙沙默默離開了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卻依然那樣的喧鬧,那樣的繁華,除了陳琳,誰也不知道,王沙沙的一生,愛也綿綿,恨也綿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