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就你的人格最高尚!”
王沙沙有錢了,有錢就受人尊敬,許多人給王沙沙做媒,許多中年單身女人都想嫁給王沙沙,可是王沙沙從不應承。他心裏仍舊裝著陳琳。他也聽說張利患了截癱的病症,知道陳琳服侍這樣的病人有多麼地痛苦,但這個忙他又無法幫上。有一次,他托人捎一筆錢給陳琳,希望陳琳請一個人來幫忙照顧張利,以減輕陳琳體力上的負擔,陳琳十分感激,再一次體會到,世界上隻有這個王哥,才是永遠關心著她的人,她為此寫了一封信交來人帶給王沙沙,摘要如下:
“王哥,你的錢和信都收到了,謝謝你的關愛和幫助,我說過總有雲開霧散的日子,現在是實現了這個願望了。
我知道你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隻要有適合你發展的機會,你就能脫穎而出,知道你的生意做得紅火,我無比的高興。這就是你的事業,這就是你的前途,我真的為你的成功而驕傲,為你而感到幸福。
現在的你,衣食無憂,生活不再像從前那樣窘迫了,你應該有個家,不要再為我而孤淒,你做為一個男人,還年青,還可以結婚生子,傳宗接代,我們是命中注定無緣,所以我們會遭此厄運。
任何時候,我是看著你痛苦而痛苦,看著你快樂而快樂,你現在不再讓我為你而痛苦了,你就讓我為你而快樂一回吧。如果真的有來世,我們來世再做夫妻,我先死,我等你,你先死你等我好嗎。
我為你已經流幹了淚,現在為你又將笑裂了嘴,王哥,愛你真好,愛你真的又是愛得好痛苦啊!”
王沙沙賺了錢,又想起曾經收留他,把他視為子視為夫的江西父女,於是他又一次去了江西。
經過這些年的建設,去那山村的路,汽車已可以通到山下的居民點了。雖然他離開那裏有十多個年頭,但是他對那個山那條路,還是那樣熟悉。隻是跑到那個他從前生活過三年的矮屋時,鐵將軍把門,父女倆都不見。
他向相鄰山頭的人打聽,才知道李如山早已不在人世了。李素素埋葬父親以後,無依無靠,出了遠門,沒有消息。
原來李素素無依無靠,就想起找王沙沙,可是當他找到四姓坑的時候,正是王沙沙被關押囚禁的日子,沒人認識這個遠道而來的女子,沒人接等她,她隻好離去,後來沒有人知道她去了什麼地方。
王沙沙在李如山的墳上焚了香紙,抱頭痛哭,又想起李素素下落不明,心裏更加難過。事後,他給了一筆錢,請這家鄰居,代他買水泥石料為李如山造一座像樣的墳。又把他的手機號碼和通信地址給了他們,千叮萬囑,隻要有李素素的消息,就叫她和他聯絡。
張利在病榻上躺了十年,1990年的秋天的一個晚上,西風颯颯,落葉紛飛,陳琳感到陣陣涼意,下班回來的時候,就想著回去要給張利加個毛毯。
每次回到房門口,當張利聽到陳琳打開門鎖的聲音,都會問一聲:“回來了!”,可是那天,走到他的床前也沒聽到他吱聲,陳琳以為他睡著了。就忙去櫥裏找毛毯,等拿出來要為他蓋上時,才知道張利已經直挺挺地死在那裏了。
突然的死亡,讓陳琳嚇了一跳,趕緊打電話找他的兒子回來看火化前的最後一麵。哭吧,哭什麼呢,對他真的沒有絲毫感情可言,不哭吧,和他生活了二十多年,尤其他不能行動的這十個年頭,天天服侍他,總有忙不完的事要做。現在他走了,頓覺一陣空虛!再說,人總有一點憐憫之心,一個人離開人世,總是一種悲哀的事,所以還是忍不住地掉下了一串串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