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新生兒成長發育與保健(7)(2 / 3)

防治脫水熱應注意以下幾點:

迅速給嬰兒補充水分,輕者喂溫白開水或5%葡萄糖水,每2小時一次,每次10~15毫升,一般嬰兒熱度自然下降。如熱度不退或者出現其他病狀,應立即送醫院靜脈輸液。靜脈補液後,體溫通常能迅速恢複到正常。千萬不要給嬰兒濫用退燒藥降溫。

室溫應保持22~28℃。夏季不要緊閉門窗,也不要給嬰兒穿得太多或包得太嚴。

盡力給予嬰兒足夠的母乳。

在母乳尚不充足之前,可在兩次喂奶之前加喂20~30毫升溫水或5%葡萄糖水。

如果給嬰兒補充水分後仍不見好轉,或者有其他症狀,就要留意嬰兒是否患上了圍生期細菌或病毒感染的疾病,如新生兒敗血症、化膿性腦膜炎、腸炎以及呼吸道和消化道病毒感染。特別是媽媽患感染性疾病,或者在生產過程中出現胎盤、羊水感染,均可導致嬰兒在出生前就已被感染,可在出生後的幾天內出現發熱。如發生這種情況,必須立即帶嬰兒就醫,不得延誤。

新生兒尿布疹

尿布疹是寶寶常見的皮膚病損。嬰兒的尿布被大小便汙染,沒有及時調換而長時間與嬰兒皮膚接觸,刺激皮膚,開始僅見肛門周圍皮膚發紅,以後逐漸擴散至尿布所覆蓋的皮膚,如臀部、會陰部、大腿內側等,重者出現一些小水皰,局部有滲液或糜爛,還可繼發細菌感染。又由於局部的疼痛和不適,患兒常常哭鬧不安。

預防此病的關鍵為勤換尿布,保持局部皮膚幹燥、清潔。最好不要給孩子使用塑料布、油布等不透水、不透氣的材料做墊子,以免影響局部水分的蒸發和透氣。對腹瀉小兒,尤其應注意做好臀部的護理。

當新生兒患尿布疹時,要注意保持新生兒臀部皮膚幹燥、清潔,保持局部透氣,很快就會痊愈。必要時可以局部塗擦魚肝油軟膏或鞣酸軟膏,塗抹植物油如香油、花生油等。然後換上幹淨的尿布包好,一般每天塗擦4~5次。如出現膿皰,則需要醫生處理。

毒性新生兒紅斑

毒性新生兒紅斑是指皮膚毛囊周圍出現的紅斑,因為紅斑很小,有時稱為虱咬性紅斑。

有30%~70%的新生兒生後24~48小時出現全身性紅斑,開始時為丘疹,第二天逐漸加重成為紅斑,第三天消失。病變以紅斑、丘疹及膿皰為特性,膿皰為無菌性,內含大量的嗜異紅性白細胞。

此紅斑缺乏固定的形態,好發部位為胸部、背部、臉部及四肢。通常出現在出生後1~4天,直到第二周才消失,不需要治療。發生的原因可能是新生兒皮膚對一些接觸物如肥皂、油類等過敏,或者是新生兒皮膚受床單或衣物的刺激產生的反應。

新生兒各種耳病的預防

新生兒常見的耳病有外耳道炎、外耳道癤腫、中耳炎等。

新生兒的耳咽管短、粗,呈水平位。當新生兒感冒,喉嚨發炎時,會蔓延至中耳;有時新生兒吐奶、嗆奶時奶水也容易經耳咽管進到中耳,這些都可能引起化膿性中耳炎。由於新生兒多仰臥在床,淚水、吐的奶水很容易流進耳朵裏,而引起外耳道炎、外耳道癤腫。

耳朵的毛病在早期疼痛劇烈,因而小兒會哭鬧不停,不吃不睡,而大人還不知什麼原因,隻有當看到耳道口膿汁流出時才去醫院。

因此,當新生兒哭聲尖銳,久哭不止時,一定不要忽視觀察新生兒的耳朵,及早發現新生兒的耳朵有無症狀。如有症狀,應及時治療。

怎樣預防新生兒肺炎

肺炎是新生兒時期的常見病之一,早產兒更容易患此病。新生兒肺部感染可發生在產前、產時或產後。產前如果胎兒在宮內缺氧,吸入羊水,一般在出生後1~2天內發病。

產時如果早期破水、產程延長或在分娩過程中胎兒吸入汙染的羊水或產道分泌物,也可使胎兒感染肺炎。嬰兒出生後如果接觸的人中有帶菌者,也很容易受到感染。另外,也可能由敗血症或臍炎、腸炎通過血液循環感染肺部引發肺炎。

新生兒肺炎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夏季略少。新生兒肺炎與幼兒肺炎在症狀上不完全一樣,一般不咳嗽,肺部濕囉音不明顯,體溫可不升高,其主要症狀是口周發紫、呼吸困難、精神委靡、少哭或不哭、拒奶或嗆奶、口吐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