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我們絕對不能讓他如此順風順水。得給他點顏色瞧瞧,讓他清楚地知道在京城,可不是他一個人能夠呼風喚雨,獨掌乾坤。”另一位權貴附和道,他捋了捋精心修剪的胡須,眼中閃過一絲陰狠毒辣的神色。此人乃是朝中一位位高權重的大臣,一直對魏曉寶的迅速崛起心懷不滿,視其為眼中釘,肉中刺。
“那我們究竟該如何行事?”有人迫不及待地問道,這人是一位新近晉升的官員,急於攀附權貴,因此對這次的密謀格外上心,表現得急不可耐。
“先從糧草和軍備上動手,讓他的出征計劃處處受阻,舉步維艱。”那位大臣冷冷地說道,嘴角勾起一抹陰險狡黠的笑容,猶如黑夜中的惡狼,露出了鋒利的獠牙。
於是,他們暗中相互勾結,狼狽為奸,故意拖延糧草的調配,妄圖給魏曉寶製造難以逾越的麻煩。負責糧草的官員收了權貴們的巨額賄賂,昧著良心故意找各種牽強的借口拖延交付糧草的時間。
在緊鑼密鼓地準備出征的過程中,魏曉寶很快就敏銳地發現了糧草的調配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原本答應按時提供的一批糧草卻遲遲不見蹤影,這讓整個出征計劃瞬間陷入了進退維穀的困境。
“將軍,這可如何是好?沒有足夠的糧草,大軍根本難以出征。一旦延誤了戰機,後果將不堪設想,不堪設想啊!”副將一臉焦急萬分地說道。他在營帳中如熱鍋上的螞蟻般來回踱步,眉頭緊鎖,猶如兩道糾結在一起的繩索,額頭上冒出了密密麻麻、細密的汗珠。
魏曉寶坐在案前,麵色凝重如鐵,仿佛能滴出水來,雙手緊緊握著拳頭,指關節因為過度用力而變得蒼白如紙。他沉思片刻後說道:“派人去催,一定要徹查清楚其中的緣由。同時,看看能否從其他地方先調配一些糧草應急,解燃眉之急。”
派出去催糧的士兵快馬加鞭,一路飛奔,但回來時卻帶來了令人大失所望的消息。負責糧草的官員巧舌如簧,百般推脫,死皮賴臉地不肯交付糧草,還將責任全部推到了運輸途中所謂的意外情況上。
魏曉寶怒不可遏,“這幫喪心病狂的奸佞小人,為了一己之私,竟敢置國家的安危於不顧!簡直天理難容!”但憤怒歸憤怒,他深知此刻絕非衝動魯莽的時候。他當機立斷,決定親自去與負責糧草的官員當麵對質,據理力爭。
魏曉寶風風火火地來到糧倉,那官員卻像縮頭烏龜一般避而不見。他在糧倉外心急如焚地等了許久,心中的怒火如熊熊燃燒的烈焰,越燒越旺,幾乎要將他的理智吞噬殆盡。
“將軍,這樣僵持下去絕非良策,我們不能一直被他們如此肆意地牽著鼻子走,任其擺布。”副將在一旁焦急地說道,聲音中充滿了無奈與焦慮。
就在這時,一位曾經受過魏曉寶大恩大德的小吏冒著巨大的風險悄悄前來告密,將事情的真相和盤托出,告知了他是那些權貴們在背後暗中搗鬼,惡意操縱。
魏曉寶得知真相後,並未被恐懼與困難所嚇倒,反而更加堅定了決心。他憑借自己在京城積累的人脈關係,四處奔走呼號,不辭辛勞地尋求幫助。終於,他的赤誠之心得到了一些正義大臣的支持。在他們齊心協力的幫助下,經過一番艱難曲折的周旋和不懈的努力,魏曉寶通過各種途徑,終於成功地解決了糧草問題。他親自督促士兵們加快準備工作的進度,一絲不苟地檢查武器裝備,確保一切準備工作都萬無一失,完美就緒。
終於,在一個陽光明媚、碧空如洗的清晨,魏曉寶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踏上了前往邊疆的征程。軍旗迎風飄揚,在微風中獵獵作響,仿佛在向世人宣告著他們的英勇與決心。士兵們士氣高昂,精神抖擻,他們邁著堅定有力的步伐,整齊劃一,向著未知的戰場昂首闊步地前進。道路兩旁擠滿了前來送行的百姓,他們歡呼雀躍,聲嘶力竭地為魏曉寶和他的軍隊送行,眼中滿是期待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