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京師的招喚(1 / 2)

魏曉寶接到京城急召的命令後,一刻也不敢耽擱,即刻率領隊伍日夜兼程,馬不停蹄地朝著京城方向疾馳而去。一路上,馬蹄聲猶如密集而急促的鼓點,震耳欲聾,有力地敲擊著大地,揚起的陣陣塵土,如煙似霧,彌漫在身後,久久不散。道路兩旁的景色如疾風般飛速向後退去,快得讓人目不暇接,幾乎難以分辨其清晰的輪廓。

魏曉寶的心中卻是思緒萬千,猶如一團亂麻交織纏繞。他的腦海中不斷地猜測著此番京城急召的緣由。是邊疆戰事陡然吃緊?還是朝廷內部發生了意想不到的劇變?亦或是其他未曾預料到的重大危機?然而,無論究竟是何種原因,他深深地知曉,定然是有極其重大且十萬火急的事務亟待他去處理。這一認知讓他的神經始終緊繃著,如拉滿的弓弦,不敢有絲毫的鬆弛與懈怠。

數日後,京城那高大巍峨、雄偉壯觀的城牆終於緩緩出現在眼前。魏曉寶滿臉盡顯疲憊之態,眼眶深深地凹陷下去,眼周布滿了黑青色的陰影,猶如塗抹了一層濃重的墨色。但他的眼神中卻始終透著堅定不移的決心和迫不及待的急切。他甚至未作片刻的休整,甚至來不及換下那身滿是塵土、略顯破舊的戰甲,便心急如焚地直奔皇宮而去。

皇宮內,金碧輝煌,璀璨奪目,處處彰顯著莊嚴而肅穆的皇家氣派。陽光透過精雕細琢的窗欞,如縷縷金絲般灑落在金磚鋪就的地麵上,折射出耀眼奪目的光芒。魏曉寶在侍衛的引領下,步履匆匆,穿過一道道迂回曲折的回廊和一座座宏偉壯麗的宮殿。他的腳步聲在空曠寂靜的宮殿中清晰地回響著,帶著一種緊迫而沉重的節奏。終於,他來到了皇帝所在的大殿。

“陛下,末將魏曉寶前來複命。”魏曉寶單膝跪地,聲音洪亮而恭敬,猶如洪鍾鳴響。他的頭微微低垂,眼神中充滿了對皇帝至高無上權威的敬畏,仿佛那是一片深不見底的海洋,蘊含著無盡的尊崇與虔誠。他身上的戰甲因為一路的奔波而略有磨損,幾處劃痕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醒目,卻依然散發著堅毅不拔的氣息,仿佛在訴說著曾經的戰鬥與榮耀。

皇帝穩坐在龍椅上,微微抬起手,優雅地示意他起身,“魏將軍,快快請起。此次召你回京,實乃邊疆局勢風雲突變。敵國近來愈發囂張跋扈,肆無忌憚,頻繁擾邊,燒殺搶掠,無所不為,致使百姓深陷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朕反複思量,在朝中眾多將領之中,能擔當此抵禦外敵之重任者,非你莫屬。朕欲派你前往邊疆,抵禦外侮,你意下如何?”皇帝的聲音中帶著深深的憂慮和殷切的期待,眉頭緊蹙,猶如兩道深深的溝壑,目光中透露出對邊疆百姓的深切關懷與悲憫。

魏曉寶聽聞,神色瞬間變得堅定如鐵,毫無半分猶豫。他雙手抱拳,向前邁出一步,聲音激昂地大聲說道:“陛下,末將承蒙陛下的信任與厚愛,屢次承蒙皇恩浩蕩。如今國家有難,邊疆百姓遭受苦難,末將願為陛下排憂解難,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定當竭盡全力,保我邊疆安寧,不辱使命,不負陛下重托!”他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激蕩回響,充滿了堅定不移的決心和無畏無懼的勇氣,仿佛能穿透厚重的牆壁,直衝九霄雲外。

皇帝滿意地點點頭,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飾的讚賞之意,“好!魏將軍忠肝義膽,英勇無畏,實在可嘉,朕深感欣慰。朕即刻為你調配兵馬糧草,你需速速啟程,切不可延誤戰機。”皇帝從龍椅上站起身來,步伐穩健地走下台階,親自伸手扶起魏曉寶,目光中充滿了信任與期待。

魏曉寶領旨謝恩,然後轉身大步流星地離開皇宮。他深知時間緊迫,猶如白駒過隙,一刻也不敢有絲毫的耽誤,立即馬不停蹄地著手準備出征事宜。

然而,京城中的一些權貴對魏曉寶此番出征心懷嫉妒與怨恨。他們眼見魏曉寶屢次立下赫赫戰功,深得皇帝的信任與器重,心中便如被毒蛇噬咬般充滿了怨恨和不滿。

在一座豪華奢侈的府邸中,幾位權貴圍坐在一起,心懷叵測地密謀著如何給魏曉寶暗中使絆子。房間裏彌漫著濃鬱名貴香料的醉人味道,燭光在精美的燈具中搖曳不定,投下一片片詭異的陰影。

“這魏曉寶不過是走了狗屎運,屢次立功。此次邊疆之戰,我倒要看看他如何應對。”一位權貴身著華麗無比的錦袍,陰陽怪氣地說道。他的臉上滿是嫉妒和不屑的神情,手中漫不經心地把玩著一隻價值連城的翡翠酒杯,眼神中透露出陰冷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