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此驚心動魄的刺殺事件,吳應雄對魏曉寶的感激之情猶如滔滔江水,洶湧澎湃,連綿不絕。為了誠摯地表達自己的謝意,他特意在府中精心籌備了一場奢華無比、美輪美奐的宴會,鄭重其事地邀請魏曉寶前來。
那一日,吳府門前張燈結彩,紅燈高懸,那鮮豔的紅色在陽光的映照下愈發奪目,仿佛要將整個天空都染成喜慶的色彩。朱紅色的大門敞開,猶如一張熱情的大嘴,迎接著各方賓客的到來。府內更是熱鬧非凡,歡聲笑語此起彼伏,交織成一片歡樂的海洋。宴會上,珍饈美饌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擺滿一桌又一桌的佳肴色香味俱全,那烤得金黃酥脆的烤鴨,皮脆肉嫩,香氣四溢,每一口都仿佛是在舌尖上舞動的精靈;精心烹製的紅燒獅子頭,肉質鮮嫩多汁,入口即化,濃鬱的香味在口腔中久久不散;還有清蒸的大閘蟹,蟹膏肥美醇厚,散發著誘人的鮮香,令人垂涎欲滴。美酒佳釀的香氣彌漫在每一個角落,那醇厚的酒香如同無形的絲帶,悠悠地纏繞著人們的鼻尖,讓人聞之欲醉,心馳神往。
吳應雄身著華麗的錦袍,上麵繡著精美的花紋,金絲線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宛如繁星點點。他親自為魏曉寶斟滿了一杯又一杯的美酒,滿臉誠摯,語氣誠懇地說道:“魏兄,當日若不是你在那千鈞一發的危急時刻英勇無畏地出手相救,我吳應雄恐怕早已成為那黃泉路上孤獨飄蕩的孤魂野鬼,性命定然難保。這份大恩大德,我吳應雄沒齒難忘。從今往後,你就是我吳應雄的親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絕不相負。”
魏曉寶連忙拱手回禮,神色謙遜,言辭懇切地說道:“公子言重了,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乃是我輩習武之人應盡的道義之責,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實在當不得公子如此隆重的道謝。”
吳應雄卻連連搖頭,目光堅定而執著,執意說道:“魏兄切莫如此謙遜,更莫要推脫。我吳應雄向來是個重情重義之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今日,我真心實意地想與魏兄義結金蘭,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不知魏兄意下如何?”
魏曉寶聽聞此言,心中不禁微微一怔,猶如平靜的湖麵投入了一顆石子,泛起層層漣漪。他深知自己肩負著太子交付的艱巨重任,與吳應雄結拜並非出於真心實意,而是形勢所迫。但在這千鈞一發的關鍵時刻,倘若貿然拒絕,恐怕會引起吳應雄的懷疑,從而導致前功盡棄。於是,他略作沉思,目光閃爍,權衡利弊之後,應道:“能與公子結拜,實乃魏某三生有幸,是魏某的無上榮耀。”
隨即,二人吩咐下人在府中寬敞開闊的庭院裏擺下了莊重肅穆的香案。香案上香煙嫋嫋升起,宛如縷縷輕雲,供奉著天地神明。案上還擺放著新鮮欲滴的水果和製作精美的糕點,以示對神明的敬畏和敬意。吳應雄和魏曉寶並肩而立,麵對著香案,神色肅穆莊重,仿佛在進行一場神聖的儀式。他們雙雙跪地,虔誠至極地盟誓道:“皇天在上,後土在下,今日我吳應雄(魏曉寶)願與對方結為異姓兄弟,從此生死與共,患難相扶,若有違背,天打雷劈。”誓言錚錚,響徹雲霄,仿佛要穿透蒼穹,直達天際。
盟誓完畢,二人起身,相對而笑,彼此的眼中仿佛都充滿了真誠與信任。但隻有魏曉寶自己知道,這不過是一場為了獲取情報的權宜之計,內心深處始終保持著警惕和清醒。
此後的日子裏,吳應雄對魏曉寶愈發信任有加,幾乎到了無話不談的親密地步。他時常邀請魏曉寶到府上把酒言歡,或是一同遊山玩水,欣賞京城的秀麗美景。每一次相聚,吳應雄都會精心安排,費盡心思。或是在風景如畫、清幽寧靜的園林中設宴,讓花香鳥語相伴;或是在豪華舒適的遊船中暢飲,任微風拂麵,水波蕩漾。
在一次酒宴上,吳應雄喝得微醺,雙頰通紅如熟透的蘋果,眼神也變得迷離恍惚起來。他緊緊拉著魏曉寶的手,感慨萬千地說道:“魏兄啊,如今這世道艱難險阻,人心叵測難測,唯有你是我真正可以信賴依靠的兄弟。”魏曉寶微笑著點頭,臉上洋溢著親切的笑容,心中卻暗自警惕,如臨深淵,時刻提醒自己不可掉以輕心,稍有疏忽便可能前功盡棄。
隨著時間的緩緩推移,魏曉寶趁機從吳應雄口中探聽到了不少關於藩王暗中的秘密謀劃。然而,每一次獲取情報的過程都充滿了驚險與挑戰,如同在鋼絲上行走,稍有不慎便會墜入萬丈深淵。吳應雄雖然信任魏曉寶,但畢竟事關重大,偶爾也會有所保留,欲言又止。